微山县驩城镇祥和新村村民朱信沛今年49岁,因肢体残疾想务工增收,但适合他务工的岗位难以实现,只能“闷”在家打理家务,一家人仅靠妻子“拾掇”零工活的收入维持开支。
今年3月,朱信沛一家的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村干部对我说,政府招聘公益性岗位,还专门招我们这种困难群众,我高兴极了,赶紧报了名!”朱信沛高兴地说。他每天跟着村两委干力所能及的活,每月有了稳定收入,在本村劳动的同时还能照顾家里,公益性岗位让他心胸放宽了,精神头更足了。
自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启动以来,驩城镇坚持民生至上的理念,积极推行“三步工作法”,着力为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服务,走在前、干在先。
铺开摊子。着力贯彻落实省市县兜底安置就业职责,为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服务,按照县就业办指导精神,驩城镇迅速行动,召开社区总支书记和村两委会议同步贯彻落实,并多次到社区、行政村进行调研和走访座谈,征求群众意见,结合镇域实际定位设岗,印发《驩城镇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实施方案》,对公益岗开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趟出路子。从就业需求人员现状、岗位安置需求两方面入手,对残疾人、城乡低收入人群、脱贫享受政策人口、渔湖民家庭等人员进行统计,且对岗位开发进行调查。在完成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点面结合,分步推进。点上,选取镇驻地社区为试点社区,探索工作思路、措施;面上,结合我镇实际,紧跟时间节点,完成各社区材料收集、复核面审、同步公示、签订协议等工作。
干出样子。驩城镇立足湖区特点、乡村振兴、渔湖民退养,结合重点工作、补齐短板。对岗位要求、被帮扶对象条件、岗位职责、申报流程及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完善了报名初选、资格审核、信息公示、人员备案、监督管理等环节操作规程。
目前,驩城镇320名公岗人员已全部上岗。驩城镇将持续发力,政府树立样板,岗位干出口碑,切实把这项工作干成“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打造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乐业微湖”品牌。(宋丙宜 朱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