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王艳茹)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年来,我市通过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创造出一批批有亮点有特色的文艺作品,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为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丰富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准备了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惠民节目。自12月24日起,山东梆子《穆桂英下山》《临潼山》《五女拜寿》《金玉奴》陆续在济宁大剧院、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上演,济宁市杂技团还将在蓼河大剧院带来杂技专场,市民在这个冬日尽享文化惠民大餐。
线上共享文化服务 海量资源看单点餐
为满足市民文化需求,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我市高标准打造了线上文化服务平台——济宁市民学习中心(济宁市网络图书馆)、济宁市公共文化云平台。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网络云平台运用,着力打通文化交流线上线下壁垒,在济宁市民学习中心引入海量学习资源,包括16万集学术视频、100万册优质电子书、1000门慕课课程、400万篇文档资源、430万种电子书书目,市民轻轻一点即可遨游学海。
济宁公共文化云平台整合公共文化场馆各类资源,把文艺工作者信息与服务、美术展览、艺术咨询、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搬上网络,开通文化慕课教学专栏,上传精品视频教学内容,开通重大文化活动直播端口,2021年有440余万人次观看文化活动直播。“济宁文旅”微信公众号适时推出云上贺岁、非遗过大年、艺术剧院云贺岁、网上大舞台等文艺展示专栏,精选众多优秀作品供群众学习观看。
今年3月起,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全市公共文化活动安排进行公示。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本月活动公开发布,内容包含活动主题、时间、地点等信息,市民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看、爱参与的活动,提前准备按时参加。同时,公益电影放映还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进行立体化宣传,根据村庄人员结构的不同,调整影片播放内容,优化服务方式。
线下观看公益演出 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线上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线下文化活动也成为不少市民的心头好。11月22日,济宁大剧院两周年庆暨“爱在剧场·爱在2021”公益音乐会举办。此次音乐会上,有萨克斯、竹笛、钢琴等乐器演奏,也有童声、美声等形式的演唱,高亢与灵动的声音交错,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两年来,济宁大剧院上演了《雷雨》《龙凤呈祥》《平凡的世界》《银锭桥》等一大批经典戏剧戏曲作品,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山东梆子剧院、济宁艺术剧院、济宁杂技团、邹鲁礼乐团等济宁市演出院团还带来了地方剧种、儿童剧、音乐剧、杂技等多品类演出,在济宁大剧院的舞台上大放异彩。“除了每场演出均提供一定比例的惠民票,市民仅需花费20元就能观看高质量的文艺演出。济宁大剧院还举办了丰富多样的公益演出以及市民开放日等活动。”济宁大剧院工作人员王春宇告诉记者。
2021年,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实施“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举办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演出活动、2021济宁市“学雷锋”宣传月文化惠民演出、“永远跟党走”济宁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情满中秋 共迎国庆”文化惠民演出、济宁市第九届广场舞大赛、2021全市优秀庄户剧团调演等文化惠民活动。这些无门槛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热爱艺术的市民参与其中、乐在其中,面对面、全身心地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