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传统文化进万家 线上线下同精彩
本报记者 王艳茹 2021年,市文化和旅游局紧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主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市民送上充满正能量的精神文化大餐。
2021-12-13 07:55:34 来源:掌上济宁客户端

掌上济宁讯(王艳茹2021年,市文化和旅游局紧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主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市民送上充满正能量的精神文化大餐。

聆听文化故事 静享文化生活

为满足市民文化需求,丰富我市文化产品供给,2021年,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实施“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演出活动、2021济宁市“学雷锋”宣传月文化惠民演出、“永远跟党走”济宁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情满中秋 共迎国庆”文化惠民演出、济宁市第九届广场舞大赛、2021全市优秀庄户剧团调演等文化惠民活动,让市民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济宁市民学习中心(济宁市网络图书馆)、济宁市公共文化云平台是我市高标准打造的线上文化服务平台。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网络云平台运用,着力打通文化交流线上线下壁垒,在济宁市民学习中心引入海量学习资源,包括16万集学术视频、100万册优质电子书、1000门慕课课程、400万篇文档资源、430万种电子书书目,市民轻轻一点即可遨游学海。

济宁公共文化云平台整合公共文化场馆各类资源,把文艺工作者信息与服务、美术展览、艺术咨询、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搬上网络,开通文化慕课教学专栏,上传精品视频教学内容,开通重大文化活动直播端口,2021年有440余万人次观看文化活动直播。“济宁文旅”微信公众号适时推出云上贺岁、非遗过大年、艺术剧院云贺岁、网上大舞台等文艺展示专栏,精选众多优秀作品供群众学习观看。

2021年3月起,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全市公共文化活动安排进行公示。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本月活动公开发布,发布内容包含活动主题、时间、地点等信息,市民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看、爱参与的活动,提前准备按时参加。同时,公益电影放映还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进行立体化宣传,根据村庄人员结构的不同,调整影片播放内容,优化服务方式。

非遗保护再上新台阶 传统儒学走进大众生活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获批设立,楷木杆镶牛角毛笔等7件(套)非遗作品入选“天工开物·齐鲁匠心”山东省最具代表性非遗文化产品名单……近年来,我市全力抓好传统文化建设与儒学普及推广工作,非遗工作传承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1年,我市开展非遗各类展演展示交流活动200余场,积极探索非遗+景区、非遗+社区、非遗+校园、非遗+展销等多种形式的非遗保护新思路,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全市共建成“四个一标准”乡村(社区)儒学讲堂3016个,评选乡村儒学讲师400余名,组织编写乡村儒学读本,创新开展尼山书院国学公开课、青少年国学夏(冬)令营、“新六艺”体验小课堂、广场舞“舞前一堂课”等儒学文化普及活动,推动儒学体验与传承。其中,曲阜“百姓儒学文化志愿服务”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21年文化和旅游领域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践行“百姓儒学”理念,创新文化流动服务,让传统儒学走进千家万户。

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将传统优秀文化同时代精神相结合,培养了一批优秀作品和创作型表演人才,培育彰显济宁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演出。今年,我市倾力创作的音乐作品《中国路》《呦嚎!大运河》、戏剧类作品《心灯》、曲艺类作品《鳖塘风波》获得“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群众艺术优秀作品奖”;山东梆子《梦圆黄河滩》、儿童部《荡起双桨》入选“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剧目名单”,是全省唯一有两台大戏入选的地级市。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