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孙逊 通讯员 赵洪嵩)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履职尽责、建言资政的重要方式,具有“短平快”特点和“直通车”优势。市政协坚持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聚焦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收到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报送信息1526篇,上报省政协285篇、省政协采用或转报全国政协61篇,编报《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专报》32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15次作出批示,小信息做好了大文章,小切口解决了大问题。
用好“轻骑兵” 建言助力大战大考
政协加速度,功课做在先。面对疫情来袭,市政协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逢会必强调在紧要关口要善于用好社情民意信息“轻骑兵”,围绕 “两手抓” “双胜利”,及时部署开展了阶段性、重点性问题建言献策活动。
委员们闻令而动,积极参加一线督导或执勤,边防控、边调研,提交的信息既“求快”,又“精准”。立足当时防疫物资紧缺现实,部分委员提出向居民群众统一配发普通医用口罩的信息专报,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围绕对口罩等防护性用品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加强社区出入管控信息化、加强流浪人员疫情防控、警惕特种设备防疫安全等提出意见和建议,观点鲜明、对策中肯,上报后得到了省政协采纳。
针对疫情影响,委员们围绕“六稳”“六保”要求,积极调研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建诤言、献良策。疫情对餐饮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委员联名报送《关于餐饮行业共克“食”艰的建议》,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设置外摆区域等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围绕帮扶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委员们从强化金融扶持、加速政策兑现、开通“问题直通车”、推进惠企政策长效化等方面,提交了一批高质量、有价值的信息,第一时间送到党政领导案头,关于帮助民办幼儿园渡过难关的建议经省政协采用后上报到全国政协,为加强顶层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围绕稳产保供,《关于加速仓储物流体系建设打通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议》分析客观、建议详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均作出批示,指出将有关建议纳入大物流规划。
当好“传声筒” 聚焦群众关注期盼
市政协坚持履职为民理念,体察群众实情,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把参与、建议、监督体现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助力市委中心工作落实和热点难点问题解决。
瞄准城市文明提升。始终与中心大局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围绕打好创城“冲刺战”,委员们从大到文明理念的涵育、小到城区的某个角落,不间断地提报了一大批信息。其中,《创城工作中需进一步突出市民主体地位》《禁止非机动车上高架、推动城市交通文明》等信息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全方位加大宣传,厚植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城区群众文明素养持续提升。
回应群众期盼建议。始终把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委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报了《加强有效治理,充分释放公共停车位资源》的信息,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纳入我市疏堵保畅行动计划推动解决。
民主党派成员反映的《关于完善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议》上报后,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市全面排查,推行交通安保“一校一策”。
助力基层民生工作。针对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基层公共卫生方面的短板不足,综合部分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的建议,市政协编报了《关于加强基层疾控预防工作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的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均作出批示,有关建议转化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思路措施。
种好“消息树” 创新完善工作机制
市政协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为重要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不断创新措施、健全机制,从多方面创造良好环境,确保信息工作更加活跃有为。
强化保障压实责任体系。注重吸收统一战线中的专家学者和优秀人才,选聘了一批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高的同志担任特邀信息员,建立了覆盖全体政协委员、党派成员、特邀信息员和信息工作者的信息反映队伍。去年10月制定印发了《政协济宁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意见》,对增强委员主体责任、压实专委会工作责任、发挥党派团体作用、增强县市区政协职能作用,作出了硬性规定、提出了量化要求,推动信息工作提质增效。
衔接转化发挥综合效应。围绕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重大调研,通过信息渠道下发了15个参考题目,广泛征集委员建言建议。广大委员围绕制造强市建设、工业园区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提交了一批高质量信息,成为市政协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建议案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社情民意信息与其他履职活动相互融合、互促共进,实现履职效能最大化。
拓宽载体保持源头活水。组织260余名政协委员积极参加民意“5”来听行动,在听民意、解民忧、汇民智中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委员提报的关于稳妥解决老旧小区楼顶装饰物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关于物业服务方面民生诉求的几点建议等,引起了党政有关部门的重视采纳。民意“5”来听行动,成为委员履职的“新平台”,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供了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