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杨柳)近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我市将把采煤塌陷地治理作为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7.5亿元,治理采煤塌陷地35.1万亩。今年计划实施治理项目37个,治理规模约4.23万亩。
为完善推进机制,市政府成立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委员会,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集中研究解决卡点、堵点问题。同时,与乡村振兴、产业协调、城乡建设、文化传承相关规划衔接融合,编制了《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2016-2030年)》,划分东部生态景观治理区、中部城市功能治理区、南部湿地保护与特色产业治理区和西北部农业综合治理区,确定24项重大工程,并分年度明确任务目标。启动了环城生态带建设工作,打造“一环八水绕济宁、十二明珠映古城”的城市大生态空间格局,建设全国采煤塌陷地生态治理修复示范样本。
同时,我市探索形成了划方整平、挖深垫浅、生态治理、产业利用、充填平整、预治理等六种治理模式。并联合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设立采煤塌陷地治理院士工作站,组建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开展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新技术、新模式研究。
此外,我市还将综合运用挂图作战、督导通报、警示约谈、考核评比等手段,确保各类项目顺利推动。对拒不履行义务的煤炭企业,将采取列入异常名录、行政处罚和公益诉讼等手段,督促落实“县县有项目、矿矿有工程”的要求。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