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实施《济宁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介绍。据了解,《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提出了安全生产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为我市“十四五”时期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发展为本,安全为要。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标志,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是摆在各级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今年市“两会”都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部署和要求。全市各级要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指示,按照守好“一排底线”的工作要求,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将《规划》落实好,完成《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让全市人民真正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安全发展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深刻揭示了安全发展的规律特点,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供了根本遵循。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进一步理顺了安全生产各方责任。省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推动形成更加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发展方式,有利于从源头上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当前,济宁市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十四五”时期全市安全生产改革发展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也充满严峻挑战。《规划》的制定实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实际步骤,必将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平安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安全第一”是最广泛的社会共识。筑牢安全根基,关键在完善制度体系,强化落实。将《规划》落实好,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底线思维,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健全责任体系,着力加强法治建设,着力强化基础保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市各级要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把《规划》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小、落实,真正构筑一张安全防护网,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