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并深刻阐述要树立正确党史观,为我们正确看待党史、学习党史、运用党史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树立正确党史观,以正确党史观科学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正当其时的精神洗礼,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活力的必然要求。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问题。是否坚持人民立场,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风雨不改的初心。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就是为人民奋斗、为人民奉献的历史。2021年新年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一重大成果,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取得的辉煌业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安危共担,众志成城,气势恢宏地向全世界展现了党领导下人民聚合的磅礴伟力。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始终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党的百年发展史,以宏大的历史感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从救亡图存到复兴逐梦,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止步,永不停歇。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奔跑在民族复兴的最前列,以坚定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治国理政智慧,带领着全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壮丽山巅健步登攀。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始终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不仅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且以广阔的世界眼光和胸襟气度,向往世界大同,谋求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谈到:“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使我们自己发展起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且要能够随着自己的发展,对人类做更多的贡献。”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人民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面对当今世界日益复杂多变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党大国领袖的战略眼光和广阔胸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引领经济全球化正确走向。这些重要思想,既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又为世界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智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树立正确党史观,以正确党史观科学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摆正位置,清楚使命,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注意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加强对党史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宣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积极的意识形态话语支持。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