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苹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生成之基,有助于清醒认识当前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百年变局的演进趋势,弄清楚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和未来怎样继续成功。
理论之基:始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首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作出深刻论述并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后,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重视推进马克思中国化,他指出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多少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坚持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先后确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巨大成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征程中,如果要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那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实践之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对民族复兴道路的不懈探索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革命斗争中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培育并形成了党的“三大作风”,发现了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带领人民进行了长达28年的顽强奋战,终于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任务,建立了人民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经过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的三大改造,我国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富起来”成为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全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全部跃上新台阶。
精神之基:凝聚着磅礴力量、跨越时空代代相传而历久弥新的伟大精神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从浙江嘉兴的小小红船里,提炼出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从巍峨雄伟的井冈山上,提炼出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从漫漫长征路上,提炼出不畏牺牲、无坚不摧的长征精神;从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提炼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伟大抗战精神。中华民族在这些精神的滋养下,经过英勇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产党人从朝鲜战场上,提炼出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精神;从茫茫荒原中,提炼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等;从太行绝壁上,提炼出了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红旗渠精神;从“两弹一星”中,提炼出了热爱祖国、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在这些精神的鼓舞下,短短30年时间,我们确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重要进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产党人从经济特区中,提炼出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改革开放精神;从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中,提炼出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从汶川地震的殊死搏斗中,提炼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在这些精神的引领下,我们艰苦奋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这些精神的激励下,我国经济平稳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取得了抗击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回顾历史,伟大精神贯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在这些精神的光辉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作者单位:中共海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