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全会深刻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强调“坚持人民至上”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并指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在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为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加快数字化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畅通经济良性循环。依托国内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三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要把把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作为主攻方向,重点抓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和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四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共同富裕是一项兼具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重大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确保大局稳定的基础上积极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
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一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二是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人均财政支出差异,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三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共同富裕对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持续促进生产力发展,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四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长期发展过程,需要政府功能和市场机制的协同与统筹,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创造良好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以人的全面发展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彰显党心民心、国威军威,弘扬社会正能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三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四是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澄清各种模糊认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推进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以“先富带动后富”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一是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扩大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为重点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缩小城乡、地区间收入差距,推动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把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地区产业提档升级,促进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三是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丰富居民可投资金融产品,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鼓励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计划。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探索股权流转、抵押和跨社参股等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实现新形式。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