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圣城视角 >
【地评线】南方网评:用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点亮网上精神家园
2021-11-20 来源:南方网
  • 作者:编辑:李玲
  •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11月19日上午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image.png

    2021年11月18日,北京,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现场。(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没有网络文明,就没有网络秩序,更没有清朗的网络空间。这次网络文明大会以“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导向鲜明、指向明确、目的清晰,为推动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充沛、主旋律更高昂”呼唤春风、播洒春雨。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拓展,网络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用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点亮网上精神家园,必须筑牢“主阵地”。在“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网络空间。如果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信息泄露、网络隐私侵犯、网络黄赌毒、网络暴力等乱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就会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蚕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网络空间“向上向善”的力量勃发,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主阵地”越筑越牢。

    用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点亮网上精神家园,必须畅通“主动脉”。从制定出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生态治理系列法律法规规章,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到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网络空间主旋律更加昂扬、正能量更加充沛;从深入推进“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在全社会形成争做好网民的文明风尚,到持续开展“清朗”“净网”“护苗”等专项整治行动,我国实施一系列专项化、常态化、常效化举措,让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主动脉”更加畅通,凸显了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鲜明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高度肯定了网络文明建设在推进网络强国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成效,为进一步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遵循,为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指明了方向。

    用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点亮网上精神家园,必须锤炼“主力军”。从博客到朋友圈,从公众号到抖音短视频,网络空间密接亿万群众,管得住、用得好,就能如虎添翼,变成正能量的扩音器;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变成负能量的生成器。让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天朗气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网络社会的细胞,网民是网络社会最基本的行为主体和组成单元,也是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主力军”。大会通过理念宣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文明互鉴等方式,全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必将把广大网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网络文明建设上来,从而“建”出新境界、新天地、新突破、新高度、新成果,新风采,让天清气朗的网络空间更好地造福百姓、造福社会、造福国家。(南方网林伟)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