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圣城视角 >
【济声远】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2021-09-19 来源:掌上济宁客户端
  • 作者:刘太福编辑:李玲
  • 把党的理论课堂搬到党员群众“耳尖上”“家门口”“心窝里”,推动党的理论传播下基层、到一线、进现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助力发展的新动能……济宁作为全国最早一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地市之一,聚焦群众需求,突出实用管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支撑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济宁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注入了澎湃动力。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党确定的战略目标,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更加需要坚定自信、鼓舞斗志,更加需要同心同德、团结奋斗。这就要求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这一宣传思想工作中心环节,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让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基层实起来、强起来,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我市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例,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宣讲形式,搭建宣讲平台载体,截至目前,我市已组建基层宣讲服务队668支、宣讲员4337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基层宣讲活动33267场,受众224.3万人;其中开展党史宣讲19846场,受众146.5万人,取得良好社会反响。现实经验证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手段。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发展。然而,正确的意识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对民众正确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保障。重中之重是培育民众理想信念,筑牢民众精神之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严格遵照中央部署要求,持之以恒地推进相关工作落实、责任压紧,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通过关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出中心建设的最大实效,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坚决维护”;让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基层实起来、强起来,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在济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推动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