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侃事话理 >
【济声远】“反诈老陈”
闻道
2021-09-15 来源:掌上济宁客户端
  • 作者:编辑:李玲
  • “喂,你好,我是反诈主播,请问您是什么主播?”最近,因为一场直播连线,河北省秦皇岛市公安局海港分局反诈民警老陈宣传反诈骗知识、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的系列视频走红网络,网友们看得津津有味。很多网友表示,“反诈老陈”这样的反诈骗宣传,热度越高越好。

    “反诈老陈”有多火?据报道,仅某一日晚进行的两场直播,观看人次就累计超过3800万,获赞超过1亿次。“反诈老陈”为啥火?很大程度上源自一种“反差萌”。作为资深反诈民警,老陈时常琢磨新办法。这次他选择了当下正火的网络直播,并玩起了连麦挑战,随机与另一位主播互动比拼人气。于是一个颇具喜感的画面出现了,一边是严肃认真的民警,一边是“群魔乱舞”的主播。但不管什么来路,大家最后都乖乖跟着“警察叔叔”一起宣传反诈常识,被网友们戏称为“编外人员”。以时髦又搞笑的方式解说严肃话题,一下子戳中了网友们的兴趣点。

    我们知道,近年来电信诈骗呈高发态势。据最高法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电信诈骗涉及财产损失达353.7亿元,在一些大中城市,电信诈骗案发量在刑事案件中占比高达50%。从打电话发短信,到利用网站APP,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指令转账,到邀请刷单返利、设下杀猪盘,各种新型骗术层出不穷,有些电信诈骗人员还利用从非法渠道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情景沉浸式诈骗。人们一不留神,就会掉进一些自以为绝对不会掉进的陷阱,令人触目惊心。

    “人民群众在哪,我们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公安机关的反诈骗宣传手段也在推陈出新。老陈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很多网友为老陈的创意点赞,一是因为形式新颖,利用警官和主播身份反差制造的喜剧效果吸引关注,还鼓励其他主播宣传反诈骗,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的裂变式传播优势扩大影响力;二是内容接地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帮助观众识别各种骗术,让更多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下反诈骗常识,推动全社会齐心协力围剿诈骗。老陈之所以为网友所称道,正是在于他采用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像老陈一样的基层民警,正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反电信诈骗宣传工作——把反诈骗标语印在超市鸡蛋上、学习反诈骗知识奖励摸警犬、拍摄反诈骗情景短剧、与动漫IP合作推出反诈骗主题漫画……不难看出,警方的反电信诈骗宣传投放同样区分了不同人群,堪称精准投放。而所有这些花式操作,都是为了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有网友则希望有更多“反诈老陈”火起来。今天的网友,个性十足、关注各异,但并不排斥严肃的内容。谁能赶上网络的潮流,谁能懂得网友的幽默,就能够与其在同一个频道对话。因此,有网友建议,相关部门在把好底线关的情况下大可放手,让有想法有热情的人去试一试,让他们对于潮流的敏锐以及创作上的能力尽情施展,并及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以免除其后顾之忧,点燃更多人的热情。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政务宣传也要推陈出新。我们相信,探索一套灵活包容的机制,保持一份静待花开的耐心,积极鼓励大家贡献智慧,一定会收获更多惊喜。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