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圣城视角 >
【济声远】大抓产业时不我待
刘太福
2021-09-05 来源:掌上济宁客户端
  • 作者:编辑:李玲
  • 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是市委、市政府着眼济宁长远发展、着眼新旧动能转换作出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鲜明导向,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立足产业抓发展、聚焦产业上项目,采取了一些有力有效的措施办法,形成了大抓产业的浓厚氛围,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立足济宁长远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把大抓产业、大抓创新、大抓项目作为头等大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把济宁的产业强起来。

    大抓产业,时不我待,必须增强责任感危机感。产业是经济的根基,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支撑和脊梁。各地的发展历程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坚实的产业支撑,就没有城市的实力,就不可能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布局产业、新上项目对能耗、土地、生态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我们必须持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技术水平,必须把精力聚焦到新产业新动能特别是制造业上,坚定不移重塑产业结构、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而区域竞争归根结底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如果我们不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不大抓项目、抓好项目,还是常规发展,再不警醒,加压奋进,在竞争中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可以说,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是济宁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不遗余力、集中精力大抓产业、抓制造业,激发经济新动能,增创发展新优势,确保全市经济发展稳定上行、持续向好。

    大抓产业,时不我待,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和决心。产业发展是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一个优势或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形成,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和决心。要坚持“抓产业核心就是抓二产”,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个核心,以工业带动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要聚焦“231”产业集群,坚持力量向制造业集中、政策向制造业集聚、要素向制造业集合,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要坚持“抓产业没有局外人”,把心思和精力聚焦到抓产业上来,立足岗位研究产业规律,回应企业诉求,保障项目建设,服务产业发展。要坚持“抓产业务必久久为功”,保持战略定力,以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见成效决不罢休的执着精神,切实把济宁打造成先进制造业强市。

    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关键在干部、在干部的能力素质。全市各级一定要站在对济宁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把心思集中到谋划产业上来、本领体现到推进产业上来、力气锁定到抓好产业上来,咬定目标、实干苦干,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现代化强市建设坚实支撑,更好地担当起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责任。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