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守艺德的“乱草”无处重生
背景:9月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提出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坚决反对唯流量论以及坚决抵制高价片酬等八项要求。
观点提要:消息一出,不少网友表示“大快人心”。如今的娱乐圈,明星艺人“塌房”速度之快让人惊叹,“塌房”的方式也常常令人咋舌,让不少人深感“毁三观”。阴阳合同、偷逃税、打架斗殴、身陷“黄赌毒”、代孕弃养、涉强奸猥亵……个别明星艺人德行不端、私德不修,视公序良俗为儿戏,更有甚者逾越法律红线,不仅严重败坏行业风气,也给社会带来不良示范、恶劣影响。特别是,明星艺人、公众人物社会关注度高,易成为青少年仰慕和效仿的对象,若不能作好示范,担负起社会正向价值引导的责任,则贻害无穷。沉疴还需猛药。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坚决反对唯流量论,无疑切中要害。这意味着,今后在法律约束、行业监管、大众监督、制度规范之下,文艺从业者的德行面临社会“放大镜”的考验,德不配位、违法失德的人将彻底失去市场,也敲打了那些造星炒星、流量至上的企业、平台及时纠偏,加强把关和自律。当流量、资本都不能当作“护身符”,对文艺从业者来说,唯一的正路,或许只有不越雷池一步。
西安通报为何没能平息众怒
9月3日 《南方日报》 维辰
背景:“西安地铁保安拖拽女子”事件持续发酵。9月2日,西安市公安局、纪委监委通报处理情况。保安陈某某被停职,但尚不构成违法犯罪;对乘客郭某、陈某不予治安处罚,由公安机关给予批评教育。
观点提要:这份处理通报不禁让人疑问,难道西安地铁没错吗?道歉反思怎么就这么难?我们更应该思考,解决乘客冲突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保安处置为何会如此越界?有“热心乘客”一起将女子带离车厢,拍下女子衣不蔽体、情绪崩溃的一幕,却为什么没有旁观者站出来制止,帮助女孩捡起掉落的身份证,披上一件外套?不可否认,集体情境会影响个人行为。当保安使用维护秩序这柄“尚方宝剑”,人们可能出于怕惹麻烦等因素选择了无动于衷,但正是这样的动作,无疑变成了一种默许和怂恿,让保安和“热心乘客”更加坚信自己行为的合理性。而破局只要多一些共情,站出来一个人提出质疑,当一次和事佬,或许就能让乘客拌嘴这种再正常不过的事小事化了。女子再次返回车厢,自行整理好衣服,未再与他人发生争执,当她从丈八北路站自行离开时,不知是何心境。
莫让网络表达在狂欢中走向贫瘠
9月3日 《北京日报》 鲍南
背景: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看似花式的表达正呈现出愈发严重的贫瘠倾向。“赞美”只会“YYDS(永远的神)”“绝绝子”;张口就是“get”“low”“打call”,却想不出对应的中文是什么;此外还有广受追捧的“废话文学”,“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让人完全不知所云。
观点提要:劣质化的语言表达,显然已成为某种网络病。内容喷涌,意义匮乏,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今天的互联网传播规律息息相关。“语言的饥荒会恶化思想的贫困”。互联网将某些粗鄙的、肤浅的、无厘头的网络词语奉为圭臬,并倒逼更多的人因担心自己落伍而选择跟风,无疑会稀释网络的有效信息。事实上,当前互联网生态中戾气丛生、道德绑架、拉踩引战等问题,也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更令人担忧的是,网络语言的单一、极端倾向,正在溢出网络,对现实生活,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形成负面影响。作为网络原住民,千禧年后出生的人已经无法离开网络生活,但网络用语的巨大影响力,很容易改变书面语、口语的使用习惯。就拿不文明用语来说,在缩略词、表情包等形式的掩护下,很多极其恶毒的脏话被转换成所谓的“梗”,靠着娱乐心态大肆传播。很多缺乏辨别能力的中小学生也将这些网络用语挂在嘴边,在玩游戏、护偶像的使用过程中内化为日常用语的习惯。以至于有媒体在某小学调查发现,五年级一个44人的班,竟无一人从未说过脏话。网络病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大弊,必须引起所有人的警醒。
别让中介平台成为租房“烦恼源”
9月3日 《中国青年报》 谭浩俊
背景:近日,国新办举行“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表示,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现在在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靠租房来解决住的问题。
观点提要:让年轻人转变住房观念,健康的租房平台很重要。由于不少大城市的房价让年轻人感慨“要把全家的钱包掏空”,很多人也不愿背上沉重的房贷,租房已经成为多数大城市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居住选择。但是,从客观上看,租房市场存在的乱象,又时常让年轻人犹豫不决,充满担忧和疑虑。近年来,有关租房平台的负面新闻不断,除一些小型平台陷入资金链断裂、“跑路”等传闻之中,一些规模较大的租房平台,也会出现问题。比如,前段时间蛋壳公寓“爆雷”,就在租房市场掀起了不小的风浪。租房市场出现的问题,与资本的疯狂进入和投机者众多,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带来了租房市场的激进扩张和无序发展,特别是少数租房平台为了垄断租房市场、控制租房价格,在存量文章没有做好、保障性租赁房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以“高收低租”手段控制租房资源。租房平台出现的问题,事关年轻人的住房安全感,也影响着他们对租房的态度和认识。在大城市中,住房应该是给年轻人带来温暖感、安全感的地方,而不是分散其大量时间、精力去“避坑”的烦恼源。规范现有租房中介平台,探索由政府搭建的新型住房租赁平台,应成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辑录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