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狠抓落实。坚定不移完成全年各项指标任务,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靠的是一件一件抓落实、一步一步抓成效。我们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咬住制造强市、项目建设、双招双引等重点工作任务,心无旁骛干事业、扑下身子抓落实,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坚定不移把市委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奋力开创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近期,市委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对事关济宁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部署,目的就是立足济宁的长远高质量发展,始终把加强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保证,把大抓产业、大抓创新、大抓项目作为头等大事,把谋划推动都市区城市群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支撑,把解决群众诉求和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守牢各种底线红线作为基础前提,坚定不移地把济宁的产业强起来、城市建起来、物流高地立起来、民生事业好起来、干部士气鼓起来,凝聚起全市上下抓发展抓落实的强大力量。全市上下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上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
抓落实,要提升境界标准。“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高境界决定高追求,有高标准才能有高的精神境界抓发展。我们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发展的高度,与强者比、与高者攀、与快者赛,始终保持“慢跑就是后退”的警醒,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开展工作,始终保持“闯”的魄力、“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勇气,闻风而动、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加快节奏往前赶,干就干到最好、争就争到一流、做就做到极致,努力抢占发展制高点、争夺发展主动权。
抓落实,要坚持干字当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制造强市、项目建设、双招双引、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和任务,无一不需要以“实干”为基。要压实责任抓落实,事不过夜抓落实,一抓到底抓落实,大力推进狠抓落实再提速。在发展大局面前,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都是推动工作、抓好落实的主人翁。要层层传导压力,明确时间节点、推进措施和责任人员,环环相扣、压茬推进,做到有部署、有要求、有检查、有督查、有落实、有成效,坚决打通“中梗阻”,解决好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按照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的要求,真正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让美好蓝图成为现实。
抓落实,要勇于改革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济宁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不断超越的过程。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堵点,充分利用改革创新的思维、办法和手段破难题、促发展,创新思路突破产业、突破项目、突破发展制约。要以改革创新思维突破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坚定不移把抓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头等大事,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真正在产业发展赛道上弯道超车、抢占先机。要以改革创新手段破解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的难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努力在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