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 《南方日报》 静子
背景:7月21日,河南省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强化防汛救灾监督执纪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提出“严格执行防汛救灾报告制度,严禁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汛情灾情信息”。
观点提要:连日来,“关注河南暴雨”的话题刷爆各大社交平台。逝去的生命令人痛心、重大财产损失使人惋惜。既成悲剧已无法改写,唯有客观正视灾情、勇于直面伤亡才能更好总结教训、厘清责任、开展工作。河南省纪委监委把“严禁迟报、瞒报、漏报”写入《通知》,意在督促各地区、各部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救援工作、上报汛情灾情信息,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法解救被洪水围困者,从而努力把灾情影响降至最低。严禁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汛情灾情信息是底线,若领导干部指挥得力、最大限度发挥救援力量之功效,或许对严格执行防汛救灾报告制度更有裨益。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认真记录,每一位获救者都应得到悉心照料。让防汛救灾报告制度严起来,严格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才能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捍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禁炒“网红儿童”是一记棒喝
7月23日 《广州日报》 张冬梅
背景:据媒体报道,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解决直播、短视频平台涉未成年人问题,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
观点提要:近年来,直播、短视频平台涉未成年人问题愈加突出,炒作“网红儿童”行为屡现,未成年人被利益捆绑、影响身心健康的情况时有发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现实生活中,不乏拥有数百万、上千万粉丝的儿童网红,一些儿童网红比成年人更具有吸金能力,因之成为平台和资本的“宠儿”。一些家长甚至因为把孩子视作挣钱工具,刻意打造儿童网红,而得了一个“啃小族”的名号。然而,未成年人不该被功利捆绑、为流量左右,更不当沦为他人捞金的工具。在此意义上说,“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这给一些“啃小族”和网络平台一记当头棒喝,有助于切断他们靠儿童网红牟利的“钱途”。禁炒“网红儿童”就是为网络环境整治再加码,为未成年人保护筑起更强防火墙。这告诫那些“啃小”的父母该歇歇了,别再透支孩子的未来,也提醒那些推波助澜的网络平台加强自律、及时“刹车”。对炒作“网红儿童”行为乱象“零容忍”,更要“严落实”。只有各方合力,才能还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一个干净美好的网上乐园。(闻道 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