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方成华章。日前,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讨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等工作。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扛起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切实找准差距、补齐短板,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力有效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三五”时期,我市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农民生活更加美好,乡村振兴全面起势,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短板和问题依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今年召开的市“两会”描绘了“十四五”时期我市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农业农村基础更加稳固,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提高,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工作主动性和政策延续性,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保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平稳,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各有关部门要抓好任务落实,扶贫部门要牵头扎实开展好“查问题、抓整改、促提升”政策兑现“回头看”活动。要探索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的动态监测机制和帮扶机制,准确发现贫困信息变化情况,形成个人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动态监测、即时帮扶机制。要加快推进重点帮扶区域乡村全面振兴,有关部门要积极对上争取支持,市级要重点支持部分脱贫享受政策人口相对较多、财政收入相对较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但有一定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的乡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改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既明确了今年的目标任务,也为“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指明了方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抓好巩固拓展、转型转变、建设发展,实现利民、惠民、富民,向共同富裕继续攀登。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扛起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切实找准差距、补齐短板,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力有效实施。要突出抓好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大力培育品牌,持续做优环境,着力补齐短板,积极倡树新风,切实增强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聚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主动明确工作目标、细化推进措施,抓紧抓实各项工作。
迈步新征程,奋斗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