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争优秀,事要争一流。4月6日召开的全市2020年度综合考核表彰暨干部队伍建设会议强调,抓发展必须高点定位、勇争一流。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精气神,进一步拉高标杆、提升标准,自觉塑成导向、激发斗志,主动置身全国全省寻标对标,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跨越赶超,努力在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当前,我市已经迈入“十四五”,未来五年乃至到2035年的发展蓝图已经展开,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五个济宁建设”“八个强市突破”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市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的风险挑战;进入新发展阶段,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无论在省内还是周边地市,都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竞争态势。尤其是在当前这种更加突出经济质量效益的大形势下,要实现这个目标,非常不容易。但我们只要始终保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精气神,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头等大事,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职于行,就一定能够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既定目标任务。
高点定位、勇争一流,重在思想引领。一切伟大实践,都离不开思想引领。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学思践悟、入脑入心,适应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要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带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强化政治责任,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在站稳政治立场中提升政治判断力,在深入学思践悟中保持政治领悟力,在坚持知行合一中锻造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体现“两个维护”。
高点定位、勇争一流,重在凝心聚力。事业要发展,离不开“人”这一最关键的因素。要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把握好政治过硬、思想解放、勇争一流、敢于担当、狠抓落实、廉洁自律“六条标准”,进一步树立起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英雄、以结果论英雄的“三个导向”,打造一支攻坚克难、勇争一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过硬干部队伍,在全社会凝聚起向上向善、勇争一流、担当实干的强大力量。要牢固树立“干不到一流就是失职、争不到一流就是落后”的工作理念,跳出济宁看济宁,跳出条框谋发展,敢于“立标”、勇于“创标”、善于“达标”。广大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争创一流、狠抓落实,在疫情防控上争全胜、在抢抓机遇上争主动、在创新驱动上争前列、在转型升级上争跨越、在项目建设上争品质、在营商环境上争口碑、在乡村振兴上争示范、在干部作风上争一流、在幸福满意上争标杆。
高点定位、勇争一流,重在真抓实干。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起步之年,在乘势而上求突破、发奋图强开新局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一流标准狠抓工作落实。我们要紧盯目标,以只争朝夕的责任感乘势而上,以笃定前行的使命感担当落实,强力突破制造强市、重大产业项目、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文旅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乡村振兴、民生重大工程,在“五个济宁建设”“八个强市突破”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要坚决打破“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和“固步自封”的思想,树牢改革思维,创新务实作为,努力抢占发展制高点、争夺发展主动权。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高点定位、勇争一流,时刻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以锲而不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不甘人后、争创一流的豪迈气概,迎难而上,破难而进,持之以恒地抓好工作落实,书写济宁更加美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