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侃事话理 >
突出创新核心地位
2021-03-10 来源:东方圣城网
  • 作者:闻道编辑:张霄婷
  •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引领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要素,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我们要牢牢把握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济宁创新谷,大力提升创新平台、人才团队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着力营造高品质人才发展生态,强力塑造济宁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特别是对我市而言,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历史呼唤创新思维,时代需要创新突破。全市各级要深刻认识强化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围绕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以更有力度、更加精准、更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让创新源泉在孔孟大地充分奔涌,使创新成为济宁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要发挥好这个引擎的作用,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强化济宁创新谷龙头带动作用,持续提升核心院所创新能力,推动与各县市区、开发区深度合作,主动担起全市科技创新“排头兵”、产业发展“领头羊”责任。要进一步压实科技、工信等部门责任,下大力气推进企业和科研院所、人才团队对接,搭建高效互动平台,全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进一步加大“中字头”“国字号”科研院所和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引进力度,聚焦“23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县市区优势产业,加强企业家、高管团队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推进科技创新,政策是支撑,人才是关键。要进一步强化对科研院所、人才团队的考核激励,对服务产业发展成效大的科研院所和人才团队,大张旗鼓进行表彰奖励。良好的环境是创新的力量源泉。要聚焦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进一步调整完善科技支持政策,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保障,调动平台和人才团队服务产业发展积极性。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多听取企业家、高端人才的意见建议,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便利,努力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浓厚氛围,汇聚更多英才为济宁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让创新创造活力在济宁大地竞相迸发。

    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变,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科技创新的航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我们惟有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只争朝夕加速跑。让我们牢牢把握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拓展发展新空间,创造发展新机遇,打造发展新引擎,为塑造济宁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