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我市残联系统将今年工作任务确定为紧盯“12345”重点任务,从康复救助、教育就业、无障碍改造、托养服务等方面全力提升残疾人保障水平。残疾人事业是播撒人间真情大爱的崇高事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部署一一抓实抓细抓出成效,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级残联组织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形成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就要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生活。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发展残疾人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残疾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残疾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各级政府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职责,也是社会各界促进社会和谐的神圣使命。随着我市“12345”重点任务的贯彻实施,各级政府要更加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积极顺应广大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精准落实各项兜底保障政策,持续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提供便利,让每一个残疾人困有所助、残有所康、学有所教、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同享阳光的温暖、发展的福祉,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要充分发挥广大残疾人主体作用,引导其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帮助广大残疾人在服务全市大局、引领社会新风正气中发挥更大作用,不断书写更加自信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形成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就要贯彻落实“12345”重点任务,紧紧围绕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两个中心,立足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残疾人群体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格外关心、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将残疾人工作摆在我市的突出位置来抓,实施了一个个民生项目,建设了一批批残疾人设施,创新了一系列残疾人帮扶制度,全市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残疾人事业发生巨大变化。推进“12345”重点任务建设,将更有利于残疾人接受康复和教育、实现就业,展示自身价值奉献社会。但也要看到,疫情冲击之下,残疾人恢复生产生活困难更多、难度更大,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残疾人工作面临繁重任务和复杂形势。我们要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确保全市残疾人同步迈入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
全力提升残疾人保障水平,是济宁的责任和担当,也是济宁的道义和情怀。全市各界要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守望相助、携手前行,大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努力为广大残疾人创造一个充满温暖和公平正义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