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新发展理念体现到推动济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全市上下要认真落实这一要求,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制造业强市”目标,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奋力开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局面。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践充分证明,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指挥棒、红绿灯,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济宁建设现代化强市的开启之年。我们面临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力的“大环境”,面临着省“两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作出的新安排新部署给我市产业集群培育、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化“两创”等方面带来的新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条件和机遇。同时,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新兴产业支撑不强,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仍面临着一些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还有短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防范化解风险压力依然较大。我们只有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是从抽象到抽象、从概念到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要切实把新发展理念体现到推动济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创新是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必须作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良好的环境是创新的力量源泉。要深化改革创新,聚焦营商环境、国企国资、开发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策划实施一批战略性、战役性改革举措,立足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抓好创新政策集成,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要突出人民至上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补齐就业、教育、卫生、扶贫、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短板,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全力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络。要统筹发展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判性,提升应急应对能力,坚决守住各种红线底线,为推进济宁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欢度春节创造安定祥和环境,坚决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遵循,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征程,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夺取新的更大胜利,创造新的更加灿烂的辉煌!
(评论员 刘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