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强调,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优势。我们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绿色化、治理现代化,在鲁南共同崛起中实现高位跃升、率先突破。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近年来,全市人民团结一致、开拓奋进,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路径日益清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快速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大幅跃升,谱写了济宁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新篇章。展望未来,济宁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有望大幅跃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成先进制造业强市、数字强市,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优势,需要我们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战略在我市叠加发力,省级层面加快实施“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战略,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为我市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大开放、大辐射、大循环的立体交通格局即将形成。当然,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亟待突破,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结构依然偏重,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城市首位度不够高,生态环境改善压力较大,民生领域和社会治理还存在短板弱项。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抢抓机遇、扬长补短,定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济宁高质量发展。
纲举而目张,执本则末从。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优势,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和动能转换,聚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提升现代化基础设施水平,建设全国重要综合物流枢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要积极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充分激发市场经济体制活力;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提升济宁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凝聚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全面扩大高水平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统筹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保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更高水平推进平安济宁、法治济宁建设,建设“智造济宁、文化济宁、活力济宁、美丽济宁、幸福济宁”。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优势,是机遇也是考验。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上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力量凝聚到谋划推动“十四五”时期发展上来,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牢牢掌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评论员 刘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