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福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近年来,济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价值引领,坚持贴近师生,坚持注重实效,坚持广泛参与,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以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新时代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创建文明校园,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师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要实现以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使学校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文明程度有显著提高,就必须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同时,创建文明校园也是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铸魂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济宁市高度重视,坚持每年专题部署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不断丰富创建机制,不断丰富创建活动,认真推进相关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提升了师生文明素养和学校文明程度,创建效果不断显现。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校长负责制、民主决策机制、民主监督机制、条块责任管理机制等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完善;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各学校普遍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美化、绿化,打造绿树成荫、四季花开的优美校园;活动阵地更加丰富,广泛开辟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报、广播站、文化墙、乐教乐学、兴趣社团等创建活动阵地;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集中宣誓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远程研修,围绕“做人”“为教”开展自查自纠,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建立师德师风档案。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开展,为济宁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济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筑牢了根基。
文明校园建设,就是要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促进各级各类学校的文明创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通过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优美环境建设和活动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文明校园在精神文明创建中的重要作用,让校园真正成为文明的创造地、传播场、示范区,真正发挥校园对于社会文明、社会风尚的引领作用、推动作用。因此,作为各极有关部门及各学校,必须自觉提高站位,增强做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创建实效,营造浓厚氛围,积极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师生文明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让文明成为校园最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