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侃事话理 >
“家长改作业”
2020-11-18 来源:东方圣城网
  • 作者:编辑:张霄婷
  • 闻道

    作为家长,你有没有为“批改作业”头痛过?近段时间,“家长批改作业,到底该不该”这一话题引发全社会热议。

    话题是由11月10日辽宁省教育厅公布的《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引起的,要求指出,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严禁家长、学生代劳。对于不按时亲自批改作业的教师,一律取消职务晋级、评先评优资格,学校校长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此举得到不少网友点赞。其实,据笔者所知,辽宁并非先例,从2018年至今,已有浙江、海南、河北、广东、山东、贵州、广西、山西和陕西等至少十个省份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

    因此,“家长改作业”并非什么新鲜话题。但迄今为止,朋友圈里仍经常有家长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要家长批改作业?据报道,日前,江苏一家长还因为给孩子批改作业,几度陷入崩溃,愤而退出家长群,其“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辛苦了,到底谁辛苦?”的吐槽引起不少家长共鸣。有人认为,“家长改作业”折射出教育活动中的角色错位,是教师责任的缺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孩子的教育应该由学校与家庭配合完成,但给家长安排错位的责任不仅不利于教书育人,还可能对孩子的培养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正如老师扮演着专业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角色一样,家长也承担着种种社会角色。专业化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于让孩子享受高质量教育的同时,也让家长能够有更多精力完成本职工作。因此,无论学生家长还是老师,不“越俎代庖”,也不推诿责任才是正确的家校关系。只有学校、家庭各司其职,让教师是教师,家长是家长,才能形成合力,促进教育有序发展。

    老师有老师的无奈,家长有家长的心酸。有网友指出,如果将家长批改作业视为老师“懒教”的表现,将棒子都打在老师身上,那着实是冤枉了老师。从现实来看,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仍是绝大多数老师的本色。而如果因为家长批改作业引发的批评而否定家校共育的价值,那就更是因噎废食。有人认为,家长改作业的原因,是因为教学时间之外,老师还要应付各种检查考核,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老师给家长布置批改作业的“作业”,其实是在分流自身的负担和压力。因此,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减负”工作,老师布置作业要少而精,真正让学生的课业负担降下来;学校也要为老师多松绑,决不能让形式化、碎片化的任务捆绑老师的手脚。另一方面要改变应试教育思维,决不能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升学率,指望通过布置大量重复机械的作业来提升学生成绩;同时,还要加快中小学校建设和师资建设,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发放注入人才活水。

    那么,如何根治“家长批改作业”?近日,教育专家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校共育必须清晰地界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职责,教师是教师,家长是家长。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各司其职,才能给孩子成长营造健康的环境。并表示国家正在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包括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和健全综合评价。这要求家长转变家庭教育理念,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更要重视孩子的成长过程,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规划能力,把孩子培养为有个性、有兴趣、有责任心的优秀人才。因此,关于“家长该不该批改作业”这一问题,不能简单地回答“该”或“不该”,而是应该将其与如何更好地推动家校共育、如何实质性地为孩子减负联系起来,置于如何改善整体教育生态的大框架下来思考。这并非一道简答题,而是一道错综复杂的综合题,需要学校、家庭、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人士一起来解答。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