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到了极为关键的时期。各级各部门要敢于担当负责,善于攻坚克难,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顽强作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创城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有责任才会尽心工作,敢担当自会奋勇向前。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郑重承诺,是打造宜居宜业文明幸福城市的内在要求,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创城工作的严峻形势、繁重任务、时间紧张,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工作标准,进一步强化精细管理理念。要对照创城测评体系,进一步找短板、理漏项、查不足,理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到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要加强领导力量和资金投入,拿出“绣花”功夫,对基础设施、环境秩序、交通秩序、窗口单位、社区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镇街驻地及周边村等重点任务、薄弱环节集中整改、逐个强化,不放过任何问题盲点,以壮士断腕的狠劲、愚公移山的韧劲,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韧不拔的勇气,全力以赴推进创城各项工作,把城市建设管理得更精致。
广大市民既是创城的受益者,也要做创城的参与者、创城的主力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争荣誉、拿牌子,而是要通过创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要着力提高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城市管理,加快部门间数据、信息等资源共享,形成城市管理新格局。要加大环卫保洁力度,以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创新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进“全城、全时、全程”深度保洁。要广泛发动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创建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到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让群众通过创城工作得到更多实惠,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打造成惠及全体市民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创城工作拼到最后,拼的是落实力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硬任务,更是硬责任。各级各部门要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对照测评体系和实地测评标准要求,进一步提升工作标准,细化工作措施,真正扑下身子抓整改、久久为功抓落实,落实落细创城各项工作任务。要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充分发挥“路长制”和社区网格员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创城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精神,迅速行动起来,以事不过夜的作风抓任务落实,绝不能有半点厌战情绪、绝不能有半点侥幸心理、绝不能有半点松懈思想。要加强督导检查和执纪问责,层层压实责任,以问责倒逼落实,督促各级各部门单位全力以赴,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凝聚创城工作合力,以更好的状态、更实的作风、更有效的举措,聚焦问题,对准施策,狠抓细节破解难题。要拿出决战决胜的战斗姿态、不胜不休的坚韧毅力,以舍我其谁的干劲、排除万难的闯劲、血战到底的拼劲,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发起总攻、全力冲刺,确保创城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不做旁观者、局外人,人人都当创建者,齐心协力打好创城攻坚战。要牢固树立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加大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关心关爱力度,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干劲,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推动创城工作再上新台阶,齐心协力把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建设得更美好。
(评论员 刘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