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敢评,一个真敢领。”作为此次活动主办方,中国中药协会起初不仅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对媒体称“不便对社会透露评奖标准”,其中的逻辑着实让人困惑。
……撤销对鸿茅药业的表彰,并向社会致歉,中国中药协会迈出了积极一步,这一点值得肯定。然而,该协会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在评比中为什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通过反思,不仅有利于避免重蹈覆辙,也有利于社会各界引以为戒。
——经济日报:《评奖表彰一定要有公信力》
当前存在的院士工作站泛滥现象,根源在院士利益化。院士只是最高学术荣誉,在荣誉之外,不应该有特殊的利益和学术特权。在我国,一名学者当选院士后,就拥有比其他学者更高的学术话语权,这是地方争相设立院士工作站的原因。因此,治理院士工作站泛滥现象,要进一步推进院士去利益化改革。
——北京青年报:《有名无实的院士工作站为何那么多》
要克制功利化的教育心态,如果总想着让孩子找到某种捷径就能成功,往往很容易被各种谣言击中——那些相信“量子波动速读”的家长,与其说是不懂科学,不如说是在某种功利化的教育心态中丧失了理性。
——中国教育报:《抵制教育类谣言需家校协同》
各种“花式整改”“虚假复绿”,网友能发现、群众有投诉,但背后的种种不作为,让相关造假行为有了空间。现实中,面对越来越严的环保要求和督察检查,形式主义现象也时有出现。伪造会议纪要应付督察、伪造实施方案应付检查、通过安装撒药装置等“技术手段”干预监测数据……凡此种种,本质上是不负责任的乱作为,难免产生不良影响,危害不容小视。
——人民日报:《根治环保造假作秀》
中国经济本身有活力,这活力就蕴藏在千千万万的国民当中,就蕴藏在遍布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城市当中。人,先能诗意的栖居,顺畅的流动,方能更热情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之中。而继续松绑城市落户限制,便是对这一理念的切实践行。
——新京报:《放松城市户籍管制,激发中国经济活力》
各地治安形势好转,是扫黑除恶回应社会安全的首要关切,但更重要的是,切断资本和权力之间的利益链。失去保护伞,曾经嚣张跋扈的黑恶势力,成了过街老鼠。
——环球时报:《黑恶势力已成过街老鼠》
医生不是人人能做,但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患者。对救死扶伤的医生,应该感激和尊重。患者及其家属哪能与医生为敌?无视医生生命,就是对所有患者生命的不负责任。如果医院的安全环境得不到有力保障,医生自身安全得不到保护,又怎么可能安心为患者看病?对每一起暴力伤医都必须严惩,否则将天下无医。
——北京晚报:《医暴不严惩 患者将无医》
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规章,明确发售单位资格、责任义务、违约责任、监管部门、消费者救济途径等细则,使预付卡消费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律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根本途径,对商家故意卷钱跑路,应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决不姑息。
——法制日报:《预付卡消费乱象呼唤立法规制》
(闻道 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