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早上6点半,台风“烟花”刚刚过去的第一时间,兖州区10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24个村居实践站的“巾帼志愿阳光站”的1634名“邻家大嫂”统一行动,逐一敲开本村居孤寡老人、家境贫困儿童的家门,检查是否受灾,询问身体生活情况,帮助整理室内外卫生。“这只是志愿服务一个缩影,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等处处展现‘巾帼红’,这是一支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是文明实践的靓丽风景。”兖州区妇联主席蔡学梅表示。
2020年8月,兖州区被全国妇联授予山东省唯一“巾帼志愿阳光站”,区妇联以此为契机,打造“村村都有巾帼红”志愿服务品牌。实施“巾帼红”照亮小庭院工程。在每个村建立一支7至10人的巾帼志愿者队伍,做美丽乡村建设的领航员、宣讲员、评比员、监督员。全区25万名妇女开展为孤寡老人清理一次室内卫生、整理一次厨房、清洗一次衣物等“七个一”清洁家园活动,带起了孝老爱亲文明新风尚。推广“积分制”工作模式,调动了广大妇女参与文明实践、改善乡村环境面貌的行动中来。全区440个村居“美丽庭院”示范户达到了一处绿植美家园、一个书柜学浩瀚、一条家训扬家风、一张合影映笑脸、一面红旗竞当先“五个一”创建标准,成为“可复制”的经典案例。
“你们放心上班去吧,把老人交给我,吃饭喂药的事我来做。”“全国最美家庭”、兖州区龙桥街道薛庙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杨振环几乎天天揽这样的事情,她手里攥着好几家邻居的钥匙,谁家有事都愿意找她帮忙。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是兖州“巾帼红”的常态化工作。为解决老人们吃饭问题,在上级支持下她们在有条件的村居开办了“幸福食堂”,按当地生活习惯,60岁以上老人每天只交5元钱伙食费,午饭和晚饭就可以在食堂吃,一周一食谱,天天不重样,吃得饱吃得好。每半月城里饭店大厨亲自来掌勺给老人们送上大餐;每周城里豫剧团、电影队、曲艺说唱团轮流“改善”老人们的文化生活。
“点亮微心愿”是兖州“巾帼红”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的志愿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实施了“爱心助读”“六七课堂”等项目,组织开展了自身保护、暑期防溺水、困境家庭儿童关爱等活动,让8万名少年儿童受益。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巾帼志愿阳光站”与新华书店联合开办“端信书屋”,为孩子们提供“四点半”陪伴与作业辅导。截至目前,“巾帼红”为困难儿童发放“爱心包”330余个、新图书8000余册。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巾帼红”持续移风易俗,积极引领文明新风尚。区妇联发挥“巾帼志愿阳光站”作用,通过“最美家庭”等评比,一人传一家、一家带全村,遏制高价彩礼,简化丧事程序,去年下半年以来为400多名群众操办红白事,节约费用高达上千万元。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接地气、聚人气、有活力,兖州“巾帼红”定期组织村民对身边的道德现象开展评议,评选出“兖州好人”“好媳妇、好婆婆”“婆媳互夸”“诚信经营户”“美丽庭院户”“星级文明户”等,去年以来先后评选文明户8720户,好媳妇、好婆婆300余人。老百姓学有榜样、做有标杆,“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带动村庄文明,引领群众向上向善。(通讯员 王洪玮 姬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