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通讯员 张国林 董晓雅)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展示我市文化艺术领域近年来取得的突出成就,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了喜庆党的百年华诞——“十大优秀剧团”评选活动。
评选出的济宁市“十大优秀剧团”有: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济宁市杂技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济宁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济宁市兖州区山东梆子剧团、汶上县山东梆子保护传承中心、金乡县金诚四平调剧团有限责任公司、邹城市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心、梁山县山东梆子传承保护中心、嘉祥县李霞山东梆子剧团、微山县湖光豫剧团。
这十大优秀剧团中有八个国有专业文艺院团和两个民营院团,近年来,她们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深入挖掘我市优秀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复排了一批传统精品剧目,深入基层一线、面向人民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在我市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运河老店》
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
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成立于1941年,原为“济宁市豫剧团”。现任院长张志红,现有演职人员83人。代表性剧目《桃花扇》《运河老店》《圣水河的月亮》《孟母》《梦圆黄河滩》等。剧院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先进剧团”“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市‘突出贡献奖’先进单位”,并被市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山东省省委省政府授予集体二等功。
《月儿弯弯月儿甜》
金乡县金诚四平调剧团
金乡县金诚四平调剧团成立于1950年。现任团长田素欢,现有演职人员40人。代表性剧目《香兰》《亲家会》《鸡黍之约》《两条项链》《邻里冤家》等,先后入选了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全省乡村题材小型文艺作品展演,荣获2019年度济宁市群众满意先进单位。
《汉风·百戏》
济宁市杂技团
济宁市杂技团成立于1950年。现任团长赵建刚,现有演职员50人。代表性剧(节)目有《汉风·百戏》《不莱梅的音乐家》《梁祝》《岁月》等。曾被评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建设文化名市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受到中国文化部的通报嘉奖。2021年,原创节目《岁月》荣获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嘉奖。
《礼乐颂》
邹城市非物质文化 传承中心
邹城市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心前身是邹县豫剧团,1953年3月成立。现任主任王崇印,现有演职人员24人。代表性剧目有《礼乐颂》《礼门义路》《再唱柿子框》等,曾获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省委宣传部“精品工程奖”。
《等你回家》
济宁艺术剧院
济宁艺术剧院成立于1956年,原为“济宁市吕剧团”。现任院长侯劲松,现有演职人员86人。代表性剧(节)目有《梦回三迁路》《荡起双桨》《等你回家》《天使在人间》《农家春》《灵魂悲歌》《小财会》等,连续多年被评为文化先进单位,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嘉奖,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双喜临门》
梁山县山东梆子 传承保护中心
梁山县山东梆子传承保护中心成立于1949年12月。现任主任贾玉峰,现有演职人员43人。代表性剧目有《抄杜府》《墙头记》《雷振海征北》《分房》《双喜临门》等,曾荣获第八届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表演一等奖。
《泥娃的梦》
兖州区山东梆子剧团
兖州区山东梆子剧团成立于1950年。现任团长陈华升,现有演职人员78人。代表性剧目有《杨震荐官》《村支书刘运库》《幸福路上》《泥娃的梦》等,先后荣获中国豫剧节优秀剧目奖、黄河流域戏曲红梅大赛金奖、山东省舞台精品工程奖、泰山文艺奖、中国曲艺节精品剧目奖、第七届全国小戏展演优秀剧目奖等省部级奖项20余个,曾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赞誉为“山东省县级剧团的一面旗帜”。
戏曲进校园
嘉祥县李霞 山东梆子剧团
嘉祥县李霞山东梆子剧团成立于2000年。现任团长李霞,现有演职人员30人。代表性剧目有《三省庄》《千古奇冤》《回娘家》《前楚国》等,曾荣获省十佳庄户剧团荣誉称号,荣获山东省“金旋律”大赛金奖,山东省山东梆子中青年演员戏剧演唱大赛一、二等奖,山东省红梅大赛二等奖。
《黄土黄》
汶上县山东梆子 保护传承中心
汶上县山东梆子保护传承中心成立于1952年。现任主任张庆芳,现有演职人员36人。代表性剧目有《尚贤村的烦心事》《黄土黄》《致富路》《彩礼风波》等。先后获得2017年度山东省地方戏振兴与京剧保护扶持工程项目、2018年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山东省乡村题材小型文艺作品展演二等奖等奖项。
惠民演出
微山县湖光豫剧团
微山县湖光豫剧团成立于2014年。现任团长满在连,现有演职人员30人。代表性剧目有《七品清廉》《代理村长》《扶贫风波》《特殊采访》等,曾被评为第二届山东省庄户剧团大赛“十佳剧团”,作品入选第十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山东省首届农村戏剧展演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