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坚持“为民创建是硬道理、创建成功是硬任务”工作理念,积极履责、担当实干,以昂扬的斗志、顽强的作风,全力以赴打好创城攻坚战,为捧得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贡献民政力量。
深化志愿服务行业管理。加强服务保障,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登记注册、服务记录、褒奖激励等机制,今年以来开展了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美志愿者评选活动,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144万,占本地常住人口比例提升至17.2%,其中有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的志愿者人数占注册志愿者总人数的比例达到64.3%,超额完成文明创建目标任务。推动阵地建设,按照有标识、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项目、有记录的“六有标准”,实现了城区范围内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全覆盖。聚焦困难群众需求,组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人、贫困户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倡树文明乡风民风。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管理功能、重点人群带动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导向,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集中整治散埋乱葬问题,坚决破除陈规陋习。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组建专班全力全速推进规划选址、立项、手续报批等程序,计划年内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 1 处县级节地生态绿色公益性公墓,每个乡镇至少建成 2至3 处乡级或村级节地生态绿色公益性公墓,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 50%以上。
加强社区民主建设管理。完善城乡社区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推动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共同商讨社区重大事务。在目前已实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大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专业社工机构等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丰富便民服务供给,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此基础上,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加强照料服务、救助寻亲、街面巡查和综合治理、落户安置、源头治理、干部队伍素质等六个方面工作,维护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保障其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实现救助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和提升。
在工作落实上,市民政局持续完善机制,建立一线办公机制。坚持领导带头、专班跟进、专人联络,每周定期不定期到网格、社区和路段蹲点调研指导,做到指挥在现场、督导在现场、落实在现场、整改在现场。健全督查通报机制,通过明查暗访、现场调度,对创城工作进行定期督查、定期通报,严肃执纪问责,做到令出督随、限期督办、跟踪问效、闭环管理,确保每项工作有安排、有督查、有结果、有反馈。(记者 唐修岳 通讯员 赵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