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通讯员 苑小棋)济宁海关自2018年正式启动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以来,着力抓好理想信念的大事、守好国门的要事、支持地方发展的实事,积极顺应全体干部职工对文明环境的期望和对文明风尚的渴望,在全国文明单位创建路上始终勠力向前、攻坚克难,不忘初心、奋楫前行。
强化“基本配方”,夯实创建基础。创建之初,济宁海关党委便根据单位创建实际,提出“学政策标准、谋思路对策、盯目标重点、督进度作风,反思经验教训”的“五步创建工作法”,对照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标准高标准制定三年工作规划,明确创建目标、细化创建任务,为创建工作提供制度保证。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分析研究创建工作;选优配强成立文明单位创建专班,层层压实各单位部门责任,建立起“以点带面、全关创建”长效机制,构建起“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创建格局。
广采“他山之石”,吸收经验做法。两年多来,济宁海关坚持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门搞创建,先后与国网济宁供电公司、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济宁移动公司、中国银行济宁分行等8家全国文明单位结成党建工作单位,开展“联学联建联创”活动,举办创建工作座谈会,把各单位的创建专家“请进来”,分享主要做法和特色经验,对单位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同时组织创建骨干多次赴邹城市地税局等全国创建先进集体和“标杆”单位进行实地参观,深入学习创建“独家配方”。分管关领导定期到济宁市文明办汇报创建工作进展,听取文明创建的权威意见建议。通过广泛听取各方创建权威的“多点精讲”促进本关创建工作的“多点精通”,再通过“精耕细作”把“多点精通”连结成对文明创建的“全面理解”,因地制宜打造出独具济宁海关特色和吸引力的创建活动品牌。
坚持“增温加氧”,提升创建效能。济宁海关坚持以支持地方外经贸发展为己任,持续优化营商化境,深化“放管服”,大力支持对外开放平台和通道建设,连续8年获得济宁市“支持济宁发展突出贡献奖”。济宁海关蓝飘带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法制宣传教育、扶贫扶困、乡村支教等学雷锋活动,对济宁市启音聋哑儿童学校十几年如一日结对帮扶活动被评为山东省第二届省直机关“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济宁海关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火线组建了“海关先锋”突击队,累计出动200余人次,连续奋战45天,先后为济宁市大型医院、隔离酒店等20余家单位开展了全方位、无死角、覆盖式消毒,消毒总面积达778万平方米。2019年被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四部委联合授予“全国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