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按揭草莓大棚鸟瞰图 供图 济宁市委网信办
近年来,济宁市邹城市坚持以“工业思维”抓农业,通过“政府引导、国企投资、金融赋能、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形式,在“按揭农业”模式上进行了有益探索。“按揭农业”成为邹城市激活资金资源、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手段。
邹城市中心店镇按揭大棚草莓实行标准化种植 供图 济宁市委网信办
放大优势、精准发力 明确“按揭农业”前进方向
邹城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现代农业投入大、农民自身投资能力弱的实际,始终把优势产业作为发展“按揭农业”的沃土,精选产业、科学规划、强化支持,积极探索“按揭农业”发展新模式,找到了突破农业发展困境的“金钥匙”。
一是精准选择产业。邹城市草莓种植技术条件成熟、经济效益良好、农户参与意愿强、产业方向符合现代特色农业的标准,中心店镇荣获“中国绿色生态草莓之乡”美誉;按照抓特色、树样板、促整体的工作思路,选择以草莓产业为突破口进行先期试点,谋划打造“按揭农业”邹城样板。
二是科学制定规划。邹城市按照工程化、基地化、标准化、园区化、品牌化、科技化“六化”标准,规划占地1300亩的按揭草莓产业示范园,设计按揭草莓种植大棚192个、展示棚17个、连栋温室5个;建设工厂化种苗繁育、高科技示范展示、智慧农业生产、观光采摘、自动化分拣加工、绿色仓储、冷链物流配送、综合服务等功能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邹城市先后制定《关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按揭农业”试点建设的实施方案》《邹城市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按揭农业”试点建设方案实施细则》等文件,加大配套措施和工作部署力度,在市场准入、财政支持、土地供给、税收优惠、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倾斜,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按揭农业”建设。
邹城市按揭草莓棚内景 供图 济宁市委网信办
强化保障、统筹推进 夯实“按揭农业”发展基础
邹城市树牢“抓发展就要抓项目、抓工作就要项目化”的意识,对“按揭农业”项目事项专班推进、金融赋能,全面保障项目高质高效建设,为“按揭农业”争取最大发展空间。
一是成立攻坚专班。邹城市成立“按揭农业”工作专班,由邹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各相关部门、国有公司、银行通力配合,统筹推进全市“按揭农业”发展。
二是金融资本支持。邹城市打通金融和“三农”壁垒,用金融活水浇灌按揭农业“试验田”;充分发挥“鲁担惠农贷”增信、分险、赋能作用,研究制定《按揭农业产业集群实施方案》,为草莓产业集群授信担保;成立具有政策性、公益性的邹城市融鑫融资担保公司,进一步支持按揭农业发展。
三是建设高标准园区。邹城市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行业标准修订,重点培育特色农产品国家级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
专业管理、农户经营 完善“按揭农业”利益链条
邹城市按照“企业融资投资+新型经营主体组织+现代农业园区+农户按揭经营”的模式,引导国有企业、社会组织与农户结成利益共生体。
一是国有公司主导。邹城市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项目贷、流贷等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建设“按揭农业”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按揭草莓产业示范园建设。目前,占地1300亩的按揭草莓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已完成建设。
二是专业合作社管理。邹城市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型联合运作模式,组织吸收农户租赁或者购置农业生产设施,为农户提供从种苗供应到采摘销售的全链条服务,打消农户经营顾虑。
三是农户按揭经营。农户可采取阶段性担保模式,购买农业生产设施确权后办理所有权证和抵押登记。
超市专供的按揭草莓 供图 济宁市委网信办
富民惠农、共享红利 推动“按揭农业”高效发展
邹城市坚持惠民利民富民理念,积极为农民提供从金融管理到产品销售全链条的“保姆”式服务,进一步拓展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一是政银对接惠农。邹城市从银行选派16名优秀金融干部到镇街挂职。金融干部与多家银行进行座谈,引入竞争机制,压低信贷产品利率,拉长贷款期限,尽可能降低农民按揭成本。
二是科技应用助农。邹城市与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荷兰高级专家组织(PUM)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通过智慧农业技术和人才支持,极大提升草莓品质。其中,引入京东“智联云”物联网技术,以数据带动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亩产值提高10%-20%。
三是销售服务富农。邹城市坚持农户市场高价销售、龙头企业保护价“兜底”收购与订单种植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线上线下双体系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市场价格波动给农户带来的风险。
目前,邹城市草莓生态观光园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连续10年举办草莓文化节,打造5处农家乐,全力激活乡村旅游新业态。2022年,按揭草莓示范园预计年产1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