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新村地处济宁、泰安两市交界处,近年来,管口新村始终把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强村富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从加强组织建设、推进土地流转、盘活集体资产入手,创新发展理念,做活土地文章,以整合农民承包土地为切入点,走出了一条“党组织引领、创办公司、壮大集体经济”的可复制、可借鉴的强村富民之路。
管口新村村办企业春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区 供图 济宁市委网信办
支部引领、创办公司探索发展新路子
2017年4月,管口新村党组织以村集体名义,注册成立了济宁春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在股权设计上,村支部以村集体资产入股,占股60%,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占股40%。公司由村集体控股、经营管理,党组织书记王法义任董事长,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担任监事会主任。
为保障村民收益,土地流转给公司后将提前一年支付村民保底分红,经营获利后再支付二次分红,让流转土地的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多方合作、市场运作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在管口新村党组织书记王法义的带领下,村“两委”以春粟农业公司为平台,“联农户、联社会资本、联技术团队、联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外合作,先后解决了没资源、没资金、没技术的问题。
为解决资源难题,从2017年1月开始,村支部以公司名义,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在土地流转工作推进中,管口新村支部牵头、党员示范,想方设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大限度地释放村民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动能。通过努力,管口新村先后成功流转土地1300亩,托管500亩,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解决技术难题,管口新村以公司为主导与山东果树研究所、省优质小麦协会等单位合作,邀请专业技术团队为公司运营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支持、技能培训等全方位服务,形成乡村振兴“外脑”。
为解决资金难题,管口新村按照传统农业为基础,精品种植为特色的思路,积极对接社会资本,通过市场运作,借助外力,共享发展。
管口新村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 供图 济宁市委网信办
管口新村粮食烘干设备 供图 济宁市委网信办
强村富民、辐射带动实现集体村民双增收
管口新村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牢牢把握强村富民大方向,确保通过产业发展让村集体和群众“双受益”。短短5年时间,管家口村摆脱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困局,带动村民增收500万元以上,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万元。
在管口村的带动下,周边村纷纷主动推广复制“管口模式”,由支部引领成立合作社,以管口为中心建成了集“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示范园、综合服务区、智慧农业示范区、智慧农机服务中心、良种加工储存中心、有机肥料生产中心、良种培育基地、果蔬种植基地、农产品销售基地、新农民培训基地”为一体的一园两区三中心四基地,聚力打造“管口新村 麦香田园”品牌。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