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勇闯新路径 奋力走在前——乡村振兴看济宁 >
济宁市汶上县:创新社会“服务链” 铸就农业“金饭碗”
2022-05-19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作者:编辑:李木木
  •   济宁市汶上县位于济宁北部,耕地面积93.9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80万吨以上。近年来,汶上县坚持“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双轮驱动,按照政策引领、载体支撑、服务优化、创新赋能的思路,探索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链”,构建筑牢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链”,打造农民群众信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让小农户跟上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济宁汶上县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供图 济宁市委网信办

      突出“政策引领” 夯实组织保障“压舱石”

      汶上县高度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并将其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之一,以强有力的组织推动落实。

      一是提级设立“指挥部”。汶上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供销等部门及各镇街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指挥部,抽调人员组建工作专班,列支专项经费,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奖惩考核办法,全力全速推进创新试点工作。

      二是细化创建“作战图”。汶上县将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纳入全县“挂图作战”体系、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建立了“月计划、周调度、旬报告”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安排部署,安排专人强化督导推进,确保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工作成效。

      三是推出集成“政策包”。汶上县出台《汶上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建立农业农村、发改、财政、金融等部门组成的政策专班,将涉农项目资金优先向县级以上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倾斜,发挥政策聚合效应。

      突出“星级管理” 培育社会服务“主力军”

      汶上县坚持数量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规范引导与示范引领并举,努力把农业社会化服务打造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一是示范引领“强”。汶上县严格实行“服务组织自愿申报、乡镇初审推荐、县级专家考察评审、网络公示”等程序,评选出31家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纳入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以示范引领推动提档升级。

      二是跟踪辅导“准”。汶上县在县乡两级选派96名辅导员,对县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组织实行蹲点式指导、保姆式服务,先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57家,有力促进了规范发展。

      三是制定标准“高”。汶上县以涉农项目、服务环节为根本,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础,结合本地特点探索制定飞防、农机作业、农资购买、服务合同等服务制度和标准,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依据。

      四是服务质量“优”。汶上县把群众满意度和实地作业情况作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信用评价标准,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督制度,定期发布服务组织规模、质量及信用级别,让社会化服务组织自觉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目前,汶上县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730家、家庭农场1853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0家,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57家,土地流转面积63.23万亩,占家庭承包地总面积的79%,有力促进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济宁汶上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现场 供图 济宁市委网信办

      突出“科技赋能” 实现服务主体“智慧化”

      汶上县主动从信息化服务入手,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搭建“智慧平台”。

      一是着力推动服务“网格化”。汶上县在县、镇、村三级分别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服务系统和服务网点,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天气预警、病虫害防治和预警等公益性服务。

      二是着力推动信息“数字化”。汶上县积极推动农资企业、农业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通过“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等多种方式,向农业服务业延伸,实现技术与装备衔接、技术与服务结合,实现创新发展。

      三是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汶上县大力支持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吸引先进农机设备投入农业服务中,全县农业机械化使用率提高到95%。


    济宁大粮农业服务公司社会化服务基地 供图 济宁市委网信办

      突出“模式创新” 蹚出典型服务“新路子”

      近年来,汶上县不断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多元化模式,根据客户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单个环节、多个环节、全程托管等多种服务模式,不断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努力探索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路径、新模式。

      一是创新“1+4+N”模式。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汶上县道立种植合作社创新发展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和“1+4+N”服务模式,即1个服务组织、4类服务对象(包括小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N个服务环节(包括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及农产品仓储、初加工、销售等),通过党支部引领,实现集体增收、农户致富。

      二是创新“央企+民企+供销+经营主体”模式。汶上中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通过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探索了线上+线下(O2O)服务模式,年服务面积达到5万亩,服务家庭农场25家、供销合作社11家、农业企业5家,带动小农户6000余户。线上,服务中心通过提供服务预约、气象预警等服务,帮助种植户实现农业技术标准的数据化、栽培管理的精准化;线下,服务中心通过整村托管、反租倒包,引导农户开展订单种植,推广节水农业和秸秆还田等技术。

      三是创新高效服务模式。济宁大粮农业服务公司通过企业和农户签订订单,实行保姆式托管、合作式信贷、订单式销售,为农户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连成一体,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覆盖,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目前,济宁大粮农业服务公司在汶上县服务面积达10万亩,服务合作社14家、小农户8000余户。(济宁市委网信办)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