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好品山东 >
山东手造丨广育堂:古法炮制 匠心传承济宁老字号
2022-05-05 来源:大众网
  • 作者:编辑:李玲
  •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邢德蕊 夏岩松 济宁报道

    “老运河,长又长, 抓中药,广育堂。”明清时期,济宁州流传的民谣中就记录下了关于中药堂——“广育堂”的历史印迹。历经百年浮沉,广育堂秉持着创始人李广瑜大夫“广济世、育聚生”的祖训,不断发展,至今共收录1180余个经典古方,特有的古法制作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项目。


    广育堂炮制技艺

    走进广育堂研发中心,创始人李广瑜的雕像矗立其中,“广育堂是明朝由御医徐春甫的弟子李广瑜(号广育)先生到济宁创立的,明朝万历十八年被钦定为皇家御用药库,距今已有440多年的历史了。”广育堂第十八代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传承人杜新磊介绍,广育堂炮制技艺是历代传人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制药技术,在全国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


    广育堂第十八代传承人——杜新磊

    在研发中心5楼,检测人员不断进行各项化验检测,实时观察各项数据,确保药材质量达标。“我们的‘二仙膏’是千年经方的集成,选取的药材道地,严格遵古炮制。为了使产品质量能够不断提升,我们利用现代手段进行严格检测。”杜新磊说。


    检测中心

    广育堂炮制中心主任陈厚高介绍,他们用的药材需要经过特殊制作,制作二仙膏的黄芪就加入了蜂蜜进行炒制,相较于原本的黄芪起到了补中益气的效果。


    炮制中心主任——陈厚高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广育堂“二仙膏”经明、清、民国数代沿用和提炼,堪称方中经典,其制作要经过选药、炮制、浸泡、发酵、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熟化、品评、灌装等十三道工艺,制作过程充分保留了产品中药材最有价值的活性物质和各种营养成分。二仙膏的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造了中药膏方在山东中医药领域的先河。


    中药炮制技艺传承示范区

    “为了做好传承工作,我们建立了古作坊,同时也建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示范基地,不仅还原了古老的炮制技艺,还培养一批中药炮制人才,弘扬传统文化。”杜新磊说,“我们要用匠心精神做产品,将产品的文化体现出来,把产品的质量做精做细,用高品质的产品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