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好品山东 >
好品山东丨老手艺撬动新消费
2022-04-27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 作者:编辑:李玲


  • ●截至2021年底,山东共有各类非遗企业和经营主体120多万个,年产值1600亿元左右

    济南莱芜传统糊香花生油有了专利技术加持,光春节期间就卖了一个亿;肥城聂氏铜器乘电商东风,年销售额过亿元;临沂琅琊非遗剪纸走进手工课堂,全年销售3000万元。“山东手造”老手艺创新求变、融入现代生活,在新赛道上撬动了新消费大市场。

    省级非遗“传统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谢梅木与高校共同研发专利技术,解决了黄曲霉毒素残留问题,形成“现代糊香制油技艺”。如今,传统糊香食用油已经是山东山歌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产品。2022年春节期间,山歌花生油年货在省内市场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省外销售额约4000万元,同比增长超30%。

    在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中,泰安市龙藏深泉商贸有限公司的铜金蟾铜器、黄铜工艺品榜上有名,这些产品依托省级非遗“肥城聂氏铜器铸造技艺”。为了让这项古老技艺焕发新活力,第六代传承人聂强一边创作,一边组团队办公司。2010年,聂强开始培养非遗传承技术人才和电商人才,带动产业发展。今年1月,相关产品实现销售额1044万元,同比增长18%。

    在手造传承人求新求变的努力下,一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山东手造精品焕发了新生机,以崭新面貌走向更广阔市场。2021年,凭借手工套装等主打产品,省级非遗琅琊剪纸企业弥光剪纸创造了3000万元的销售业绩。虎年春节期间,弥光剪纸推出春节主题儿童产品套装,启发孩子们开动“指尖”创意,销售额达到600万元。目前,公司线下销售人员和教学团队正着手在抖音和天猫进行线上店铺的运营。

    有着2000多年传承历史的齐笔,与浙江湖笔、安徽宣笔、河北侯笔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笔”,广饶县大王镇是远近闻名的“齐笔之乡”。“守艺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由家庭作坊式单干变为“抱团”成立公司,让齐笔进入产业化发展轨道,先后推出了礼品笔、特型笔、医用、工业专用笔等。现在,齐笔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借助展会等开拓市场。

    如今,我省相当部分老手艺都进入了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轨道。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各类非遗企业和经营主体120多万个,年产值1600亿元左右,直接从业人员近400万人,形成了一批叫响全国的非遗龙头品牌: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路庄村占据了全国葫芦雕刻市场80%以上的份额;临沭县柳编出口占全国柳编出口的26%;郯城县“中国结”产业份额占全国80%以上……

    “山东手造”品牌打造也为老手艺创造了新机遇。为了引导更多“山东手造”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我省将以赛制促发展,年内举办“振兴传统工艺 鲁班杯大赛”,吸引传统工艺领域的设计师、策划师等集结到山东,发挥我省科技和工业制造的优势,实现“产品设计研发-供应链生产-上线营销”一站式服务。

    (大众日报记者 刘英 范薇 李洪翠)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