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实施制造强市战略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济宁市新能源专班服务的46家企业共实施项目45个,包括技改项目22个、新上项目6个、对外合作项目2个、科技研发项目9个、数字化改造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80.2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0.20亿元。截至6月底,已开工项目35个,竣工投产项目6个,完成投资9.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36.6%。
通过抓惠企政策落实、畅通企业生产物资采购运输渠道、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等办法,支持企业开足马力,挖潜增效,以丰补歉。重点支持圣阳电源、新风光电子、曲阜天博汽车、派智电子等链主企业发展壮大,助力企业攀登进阶,促进新风光电子营收突破10亿元,形成圣阳电源、新风光电子2家骨干企业引领,17家高成长性企业的强企方阵。对已开工的35个项目建设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强化要素保障及要素配置;对未开工的项目与企业共谋开工条件及状态,及时做好前期数据材料整理;对纳入省重大、省重点、省优选及市重点、市级挂图作战的13个重点项目做好跟踪动态服务,力争超前完成。
建立经济运行月分析机制,统筹企业的产销存、用电量和能耗等运行指标,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坚持一线工作法,每个月对46家攀登企业实行调研全覆盖,在现场与企业共同分析经济运行情况、项目难点卡点、政策申报节点等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推动未建立产学研合作的11家企业,寻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合作,共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推动储能集成、电池管理系统、薄膜太阳能电池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
下一步,新能源产业专班将持续聚焦助企攀登,增强产业协同发展向心力,形成大企业领跑、小企业配套的互动格局。以动力及储能电池研发制造为核心,重点培育新能源电池、新型储能装备、发电装备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形成从材料制备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产业体系。引导促成圣阳电源、天安华力、益大新材料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科泰阳、中科富能、新风光电子在光伏发电、储能等方面加强产业链配套,形成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撑点。
(本报记者 万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