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三夏”生产 >
“三夏”进行时 | 济宁:秸秆综合利用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2022-06-13 来源:
  • 作者:编辑:许小宁
  • 眼下小麦收获已接近尾声,今年,济宁市各地抓好秸秆禁烧的同时,加大资金扶持,推广秸秆打捆离田和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

    在泗水县中册镇丁庄村的秸秆收贮点,村民陈士洪拉着满满一车小麦秸秆送到这里。今年,村里设置了秸秆收贮点,不仅为村民解决了秸秆存放的难题,还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以前扔的到处都是,路边也是,沟里也是,收庄稼都不得劲。今年这样特别好,这样送到点上,多少的换点钱,对环保也有好处。”陈士洪说。

    泗水县小麦种植面积常年保持25万亩,每年产生小麦秸秆约14.5万吨。为解决秸秆禁烧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泗水县引进、推广小麦联合收获机连体式秸秆打捆机,在集中收贮的基础上,联合县内生物质发电厂,启动小麦秸秆机收与离田打捆燃料化利用一体推进试点。

    泗水县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尤伟表示:“积极探索小麦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引进推广了小麦收获连体式秸秆打捆机,该机型在收获小麦的同时,能进行秸秆打捆,一机多用。截至目前,全县共累计推广小麦收获连体式打捆机60余台,预计今年能完成作业面积5万余亩,增加农民收入200余万元。”

    在鱼台县王庙镇张庄村的麦田里,小麦收割机过后,搂草机、打捆机、抓草机、运输车紧随而上,将收割后的小麦秸秆搬运离田。

    鱼台县王庙镇张庄村村民张永岗说:“过去我们农户自己清理这些麦秸,费时费工,一亩地还得花费40多块钱。现在政府实行了打捆离田,直接把麦秸拉走了,土地也平整了,对下一步的水稻种植和粮食增产都有好处。”

    今年麦收前,王庙镇与秸秆收储企业签订收储打捆合同,配备大型打捆机械15台,每天的打捆量可以达到4000亩。

    “为了加快秸秆打捆离田工作进度,我们镇140余名干部包村包地块,科学合理调度打捆离田设备,确保收割一块,打捆离田一块。”鱼台县王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巴振介绍说。

    鱼台县连续两年实施小麦秸秆打捆离田,县财政列支700多万元专项资金,给予每亩20元财政补贴。此外,还成立6家收储企业,建设30处麦秸收储中心,组织各类机械400多台,对水田区域的26万亩小麦全部实施秸秆打捆离田,对旱田区域的12万亩小麦鼓励秸秆打捆离田。预计6月15日,小麦秸秆离田工作将全部完成。

    鱼台县永峰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闫永峰说:“保证每天产生的秸秆全部打捆离田,现在每天大约收储1500多吨秸秆,今年的小麦秸秆质量非常好,又干又白,收来之后,直接装大车运往电厂、饲料厂、造纸厂,销路非常好,可以说供不应求。”

    鱼台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孙厚强表示:“秸秆打捆离田工作,不仅避免了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变废为宝,增加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促进了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