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喜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
聚焦省党代会· 花大力气 下实功夫 加快推动现代种业创新发展
2022-06-18 来源:潍坊日报社全媒体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花大力气 下实功夫

    加快推动现代种业创新发展

    ◎杨启龙 张坤 孙俊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这是总书记对农业现代化规律和种业重要性的深刻把握,彰显了中央推进种业振兴的坚定决心,也预示着我国种业将迎来更加蓬勃发展的春天。今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实现潍坊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关键应在五个方面"花大力气、下实功夫"。


    寿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

    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花大力气、下实功夫"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潍坊应以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为契机,开展地方特色资源抢救性收集与保护,留住好种子、好品种,防止品种退化。特别是要重点开展潍县青萝卜、益都红辣椒、寿光独根红韭菜、弥河银瓜、老来少芸豆、青州蜜桃、南美白对虾、昌邑大对虾等地方特色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有序开发。

    要加快建设全市公益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促进种质资源共享,为商业化育种提供有力支撑。强化对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充分利用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资源,深度发掘优质种质资源,尽快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花大力气、下实功夫"

    农产品的竞争力与品种优势密不可分,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农业安全。应注重选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打造潍坊蔬菜种业"硅谷",确保我市蔬菜种业始终保持全省全国领先地位。

    着力做大做强畜禽种业,特别要加强对寿光鸡、临朐黑山羊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产业化开发利用,扩大养殖数量,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要加快"中新鸭"的推广,建成新希望六和"中新鸭"1亿羽孵化中心。加强肉牛、奶牛、生猪人工授精站建设,推广国际先进技术,完善畜禽良种推广服务体系。

    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方面"花大力气、下实功夫"

    种业龙头企业是种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必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强做大种业企业。

    一是要做大做精种业产业规模。加快培育企业上市,打响行业品牌,聚焦"做大做强"和"做精做专"两个方向,形成布局合理、梯次配置、各具特色的种业企业格局。

    二是要积极开展种业创新合作交流。依托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和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深化种业企业的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农综区国际蔬菜种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推动我市有实力的种业研发企业与先正达、正大等国内外一流种业公司广泛合作、扩大交流、做大做强。增强潍坊种业人才的吸纳能力。

    三是要发挥人才集聚效应,支持种业企业引进高端种业人才,助推我市种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平台建设方面"花大力气、下实功夫"

    近年来,我市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山东农大、青岛农大等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为我市种业的创新研发提供强有力支持。

    借此优势,下一步应千方百计整合优势资源,依托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潍坊渔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华盛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支持种业企业与优势教学、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产业联盟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实现种业科技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快速孵化,全力推进种业企业在联盟平台内开展"产、学、研、销"全方位的资源整合和融合发展。

    在要素保障方面"花大力气、下实功夫"

    做好政策扶持文章。在已有政策基础上,针对种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及时跟踪出台靶向性的政策措施。落实人才引进政策,辅助种业企业引进国内外高端种业人才。

    探索财政、信贷、保险、基金等多元化投入模式。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直接投资等方式,着力培育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优质项目企业。使用好市级种业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种质资源保护、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新品种后补助奖励、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明确种子管理机构,健全完善市、县、镇三级种子监管体系,强化行业管理、质量监督、市场监管等职能。狠抓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品种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种业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切实保护原始创新,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侵权行为甄别、曝光、惩戒制度,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生/图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