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喜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
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河口区:探索管理新模式 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
2022-06-18 来源:东营日报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政府的这个事办得真好,不用出门就能找到工作,每个月能领到800元,还给我们交保险。”日前,河口区65岁的赵明根感到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本身视力残疾的他,收入来源不多,自从被安置到公益性岗位上以来,生活底气越来越足了。

    据了解,今年以来,河口区坚持把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工作作为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大幅提升城乡公益性岗位规模,重点安置就业困难群体,积极消纳城镇长期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九职六化三贴进”管理新模式。全区城乡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各类就业困难群体749人,已落实兑付补贴38万元,人均年工资达万元以上。

    纵横合力推进,下好联动推进“一盘棋”。河口区人社局建立起部门协同推进机制,会同民政、残联、乡村振兴等部门,开展人员摸底工作,调查摸清“4+2”群体的人员底数4000余人次,精准界定优先帮扶对象,优先保障城镇“零就业”和乡村“贫、弱、残、老”等6类重点群体就业,建立安置对象数据库。建立上下联动推进机制,形成区级负总责、细化政策、统筹谋划、指导监督,镇街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村居分域管理的上下一体联动推进机制。通过上下左右纵横发力,确保全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使用、管理贴合实际需求、满足基层需要、服务乡村发展。

    契合基层实际,实现人岗供需“双匹配”。坚持需求导向,河口区结合乡村振兴发展实际需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掌握镇街的急需紧缺岗位情况,确保公益性岗位的设置能够充分满足基层实际发展需要,让公益性岗位设置实现贴近民生服务、贴近社会治理、贴近生态环保“三贴近”工作目标。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岗位,建立岗位开发目录和岗位标准,实行“一村一特色、一人一方案”,综合设置社会事务协理员、社区服务引导员等“九职”岗位。

    夯实管理体系,扎牢流程管理“六关口”。河口区人社局从岗位聘用、工作责任、人员补贴、机制运行、帮扶政策、管理考核等六处“关口”着手,不断夯实城乡公益岗管理体系。首先是统一规范开发安置流程,对就业困难群体实行精准识别、精准认定、精准安置,从制度上保障确有需要的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坚决杜绝“人情岗”“关系岗”。其次是以村(社区)为单位,划分为若干单元,实行“责任到人、设岗定责、服务到户”工作模式,实现工作责任承包化。除此之外,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全部纳入区级财政承担,依据岗位类型、劳动时间等因素综合确定岗位待遇,公益性岗位管理配套措施将进一步被细化,公益性岗位补贴期满退出人员的政策衔接和就业服务也将进一步落实。

    (记者 闫雯雯 通讯员 耿洁森)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