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6月1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童佳怡 通讯员 姜前)9日上午,烟台黄渤海新区召开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讨论和推进新区率先起势的具体方案和下一步打算,紧接着又举行潍烟高铁烟台西站项目开工仪式。可以说,烟台黄渤海新区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加速起势的全新阶段。
建设黄渤海新区,是山东省委、省政府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创新实践,是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和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重大举措。作为承担重大发展改革任务的综合性平台,烟台黄渤海新区无疑是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于烟台而言,黄渤海新区的建设更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烟台的重大使命,也是烟台提升城市内在发展动力的重大机遇。
勇担使命,抢抓机遇。烟台黄渤海新区正以一个个优质项目、一场场精彩活动、一次次扎实行动,迈出了率先起势的铿锵步伐。
潍烟高铁烟台西站开建
昨日上午10点48分,伴随着一声令下,烟台黄渤海新区潍烟高铁烟台西站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包括高铁站房、综合交通枢纽两部分,潍烟高铁与龙烟铁路在此分场共站。高铁站房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投资约3.9亿元,由法国铁路总公司AREP设计事务所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联袂设计。建筑底层为进站厅,上两层为候车厅和配套用房,采用梁柱一体的结构形式构筑起主体框架,体现现代化滨海新城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与地域特征。综合交通枢纽位于站房北侧,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投资约5.6亿元。承接高铁客流转运功能,规划建设综合换乘大厅、站前广场、运管中心、长途客运站、停车场等,实现高铁、地铁、客运、公交、出租等多种运输方式的零距离换乘。
项目为王,开建势头强劲“藏”不住。“计划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站房主体结构施工,2023年9月30日前完成站房装饰装修施工,2023年10月31日具备静态验收条件。”中建八局潍烟高铁烟台西站项目经理费翔介绍。
烟台西站作为潍烟高铁的重要节点,是烟台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承载着区域交通转换、新区基础设施提升和促进人流物流聚集发展的重大责任。建成后,将与烟台蓬莱国际机场、烟台港西港区、疏港高速互联互通,共同构筑多位联动、高效畅达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必将为黄渤海新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把准定位启动多方面建设
打造面向东北亚高水平开放战略枢纽、海洋强省示范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这是省里对烟台黄渤海新区的定位。
把准定位,烟台黄渤海新区紧锣密鼓地推进了一系列工作,项目建设、双招双引、产业基金及平台公司组建等工作已全面启动。
将战略愿景变为发展实景,烟台举全市之力推动黄渤海新区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立足自身职能,持续给力新区建设。市发改委牵头拟定《关于支持黄渤海新区率先起势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攻坚重大项目能耗问题,成功解决万华、泰和等31个项目能评手续。市委编办在4个新区中率先推出新区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方案。市财政局主动争取,获批省级新区专项债券11亿元。烟台开发区推动设立山东省新动能黄渤海新区投资基金,总规模30亿元。蓬莱区全力推进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建设。
烟台黄渤海新区的相关规划也同步推进,对标上海五大新城,融入各地先进规划理念,提出“枢纽门户、智造名城、黄金海岸”的目标愿景,以“一轴两带、两城三湾七组团”总体格局引领新区建设发展,致力打造东北亚创新智造高地、享誉国际的魅力海岸、区域融合新中心以及产城融合标杆示范区。
六个行动引领率先起势
黄渤海新区为烟台冲刺万亿城市提供了战略新支撑,烟台在新区建设的目标设定上更是志存高远、抬高标杆:到2025年“再造一个烟台开发区经济体量”。
这是一座城市的发展雄心,更是这座城市的进阶路径。昨天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烟台黄渤海新区率先起势的方向与未来已经明确:烟台开发区全面承担起步区建设任务,蓬莱区重点承担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建设任务,两区联手发力,共同推动黄渤海新区在四个省级新区中争先进位、跨越发展。
实施六个行动,在多维规划引领行动方面,编制新区各类专项规划、重点片区规划和详细规划。聚焦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黄石湾海洋经济区、蓬莱临港产业区、蓬莱港产城融合发展区、烟台化工园、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空天海装备智造城实施“四区两园一城”建设行动。在产业生态培育行动方面,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工程。开展区域创新赋能行动,加强科技创新策源赋能、加快数字赋能步伐、布局突破“双碳”新赛道。项目引建攻坚行动中,将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实施招大引强攻坚战,完善重大项目统筹机制,实施项目建设攻坚战。开展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启动主干线工程建设,推动交通节点建设、完善内部路网建设。
听!烟台黄渤海新区率先起势的序曲已昂扬响起,必将为烟台加速迈向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