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中共潍坊市委、市政府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示范集体进行表彰通报。寿光市入选“潍坊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示范集体”县市区名单,圣城街道、洛城街道、稻田镇入选“潍坊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示范集体”镇(街)名单,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营里镇道口社区、纪台镇宋家庄子村入选“潍坊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示范集体”村(社区)名单。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山东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让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色更足,让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部署“十二个着力”重点工作时,报告强调,要深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寿光作为设施蔬菜的发源地和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自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探索出蔬菜产业的生产、销售、技术、会展和标准输出等改革经验,创造形成了“寿光模式”。在位于稻田镇的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内,一座座智能化的联栋温室连成一片,甚是壮观。从育种到蔬菜产出,这里是寿光最早引入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种植基地之一,通过做好“种苗、技术、农资”等六统一,基地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已经串联起一条条标准化产业链。如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寿光不少蔬菜园区都采用“工厂化”理念建设运营,全链条标准化、智慧化生产,实现了蔬菜产业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探索出一个在全省、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发展的“寿光新模式”。
“刚刚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为下一步农业农村发展,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会议明确要求,未来五年,农业领域要聚焦聚力,扛牢维护粮食安全重大责任,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肖庆臣介绍,下一步,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将紧紧围绕寿光市委、市政府“10·50·10”重点工作,以“三看三比”作风竞赛为总抓手,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与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攻坚为契机,创新举措,实干笃行,在粮食安全、种业创新、品牌打造等方面集中攻坚,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把省党代会提出的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作战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农,天下之大业也。”寿光是农业大县,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在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平坦干净的街道,修剪整齐的绿化带,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三层小别墅,随处可见的村民笑脸,绘就出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聚焦乡村宜居宜业,深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桑家营子村通过土地流转,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把村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提高村民收入。同时结合老旧房屋改造,统一规划建设三层小别墅,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同时,实现了村庄规划整齐划一。“结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我们持续主抓产业振兴,加快推动楼房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让村庄更宜居宜业。”桑家营子村党支部书记桑承刚介绍,下一步切实将党代会精神融入农村治理中来,加大对村内环境的治理,建设游园和停车场,把村庄建设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示范村。
古风古色的凉亭长廊,倡树文明新风的文化墙,基础设施齐全的街头游园……纪台镇宋家庄子村,一个坐落在弥河畔的传统农业小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村内道路整洁、绿树成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风文明,民风淳朴,处处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新风貌。“以前村集体收入薄弱,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但在乡村振兴中,在镇党委扶持下,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村集体有了收入,村里建设了老年周转房,修建了广场,老人养老有了依靠、村容村貌展现新颜,集体经济也稳步发展。”宋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安明介绍,省十二次党代会振奋人心,下一步,村“两委”将在蔬菜产业种植上、蔬菜品牌打造上再提升,同时加快推进村养老中心建设,把村里75岁以上的老人集中供养,让老百姓充分体验到乡村振兴的幸福。(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桑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