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跟着旅发大会云游济宁 >
相约文化济宁 体验好客山东 | 文化科技融合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2022-06-28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孙灵猛)济宁市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推动传统文化与时尚、科技深度融合,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在曲阜孔府印阁篆刻电商基地,工作人员正通过各网络平台,销售新开发的印章及套印系列产品。

      孔府印阁篆刻电商基地工作人员陈菲菲介绍说:“各种各样虎的小造型一经上市,颇受大家喜爱,每天的成交量会在3000多套。”

      为激发产品市场活力,孔府印阁将传统篆刻技艺与时尚科技相融合,把古诗词里的名句和网络用语,篆刻在印章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孔府印阁篆刻电商基地篆刻部主管席国庆表示,一个店铺每天大约增加100到200单。

      目前,孔府印阁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上拥有网店6家,众创网店100多家,在售品种16000多种,成为曲阜文创产业的一张名片。

      为让传统非遗文化焕发时代价值,济宁市积极开展“山东手造·济宁好礼”活动,通过创新艺术+非遗模式,提升非遗文化品位和艺术内涵,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嘉祥木雕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如今,古典与时尚的融合让这些木雕产品焕发新魅力。

      山东周广胜木雕有限公司总经理楚艳介绍说:“将儒家文化、红色文化以及运河文化等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植入到我们的产品设计研发当中,比如我手里拿的这款新产品‘鲁壁藏梳’,它的设计理念就源于儒家文化中的‘鲁壁藏书’的典故 ,既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提升了它的观赏实用价值。”

      如今,周广胜木雕已有梳妆、首饰、厨房用品、工艺品摆件等十大系列2000多款创意产品畅销海内外,年销售收入达3000多万元。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的同时,企业还开发出一款精雕数控机,一台机器可以同时雕刻40件产品,机器初雕后再进行人工精雕。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让流传百年的“老手艺”从最初的作坊经营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楚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研究设计一些更加年轻化和智能化的产品,将更多的非遗文化融入到我们的产品当中,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目前,济宁市已建立3处“山东手造 济宁好礼”展示展销中心,25家重点手工艺企业参加“山东手造优选100活动”,21家企业在网络投票环节进入全省前100强,占比居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总数达240家,实现营收156.8亿元,均位居全省第四,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库的5个项目全部实现开工,规上文化企业数量较去年新增34家。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