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做到两统筹 夺取双胜利 >
《大众日报》点赞济宁: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低碳转型演进
2022-06-07 来源:大众日报
  • 作者:编辑:李玲
  •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34.63%

    济宁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低碳转型演进


    截至2022年4月底,济宁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335.08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23.5%,同比增长42.25%。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283.45万千瓦,风电装机规模达24.03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规模达27.6万千瓦。2022年1至4月,济宁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6.45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0.55%,同比增长34.63%……一串串亮眼的数据,彰显了济宁能源结构向适应规模化高比例清洁低碳方向演进。

    加快推进新能源多元供暖。积极推广“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热”“太阳能+天然气”“太阳能+电能”等供热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济宁全市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4200多万平方米,地源热能应用面积800多万平方米。

    加快推进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建成民和新能源公司等生物质燃料加工中心5个,生物质粉碎、压块生产线10条,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能力达10万吨,泗水、邹城被纳入省级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示范县,泗水高峪和鱼台鱼城入选首批省级绿色能源示范镇。

    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结合可再生能源发电、新能源微电网等项目开发,积极推进储能调峰电站建设。“微山储能调峰电站示范项目”“岱庄关停煤矿综合利用/生态治理空气储能发电示范项目”入选全省储能第二批示范项目名单。其中,微山储能调峰电站项目装机规模10万千瓦,预计今年7月并网投运。此外,一批“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其中横河煤矿保安电源项目、新风光电子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已建成投运。预计今年底,济宁新增储能设施11万千瓦以上。

    加快推进多能互补试点示范。探索高耗能行业绿色发展路径,打造“多能互补”用能新模式。济宁海螺水泥聚焦“零外购电”目标,深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打造集余热发电、光伏发电、垃圾发电于一体“低碳园区”,年发电量约1.3亿千瓦时,有效替代标煤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1万吨,荣获山东省“环保绩效分级A级环保企业”“循环经济示范单位”“节能先进企业”等多项荣誉。

    加快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开发。嘉祥、鱼台、梁山、曲阜、邹城等5县市列入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1至4月份,5个试点县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9.09万千瓦。其中,曲阜探索创新“光伏+车棚”“光伏+种植”“光伏+养殖”等模式,拉长“光伏+”产业链,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嘉祥在党政机关场景试点开发中,探索绿色用能新模式,实现光伏发电、智慧储能、智能充电桩集约发展……

    下一步,济宁锚定“3060”目标、落实“双碳”战略,聚力打造“鲁西南(济宁)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基地”“山东省新型储能产业基地”“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区”。力争2022年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35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达到800万千瓦左右。

    通讯员 苏航 柏贞杨 满震 记 者 张文婷 报道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