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做到两统筹 夺取双胜利 >
三夏生产进行时 | 济宁推广机收减损 力促粮食颗粒归仓
2022-06-06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 作者:编辑:李玲
  • 济宁新闻网讯 眼下,济宁市各地小麦陆续成熟,农业部门积极推广机收减损技术,减少麦收损耗,确保颗粒归仓。

    在邹城市太平镇果庄村的麦田里,7台联合收割机正忙着抢收小麦。今年,得益于节损技术的推广应用,小麦机收损失率进一步降低。

    “你看今年咱用了国产的先进的收割机,小麦割得很干净,原来割小麦减损能达到3-4%,现在能达到2%以下,这样我这4600亩小麦能增加收入五到六万斤,增加效益八到九万块钱。”邹城市金仓大田作物合作社社长韩国德对记者说到。

    增产与减损并行。今年,济宁市加快推进机收减损农技推广,先后培训农机手1.07万人,并通过技能比武以赛促训、以赛提技。在兖州区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现场,10台农机一字排开。机器轰鸣,机手们干得热火朝天,专家组对作业过程全程监督,并针对收割时间、割茬高度等指标进行评分,评选出“山东省粮食机收减损之星”。

    农机手邱腾介绍说:“麦子的干湿程度来进行比较一下,如果这个麦子太干的话,你在进地之前,拨禾轮的转速不能太快,太快的话,你在进地之前转速太快,它就把麦子打到地里了,根据地块的情况,收割方式也不一样,一方方来回转着割,速度还比较快,减损的程度大大降低。”

    减损技术的推广,有力保障了夏粮颗粒归仓。同时,济宁市还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国家农机更新补贴,推动机械更新换代,助力机收减损。

    济宁市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促进中心科技教育科科长侯秀华介绍:“鼓励大家到报废年限的机具积极进行报废,我们还有一定的报废补贴,对这些先进的环保型的机具补贴力度加大,农户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大约在30%左右,2022年新增的小麦收割机406台,用了补贴资金四五千万。”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今年,全市小麦应收面积527万亩,共投入收割机8901台,小麦机收率达到99.8%。截至目前,已收获156.55万亩,占应收面积的29.7%。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