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外地人看济宁 >
我的青春在济宁 | 在济求学、工作、生活18年 他助企攀登贡献青春力量
2022-06-15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 作者:编辑:李玲
  • 编者按:青年更有为,城市更友好。当前,济宁市正在实施青年发展“十大行动”,聚力打造富有“青年活力、青春魅力、青创动力、青才引力”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青年是城市的活力之源。加强人才引育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庆祝建团100周年之际,共青团济宁市委与济宁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我的青春在济宁》系列新媒体作品,以视频+图文报道的形式,讲述来济宁工作生活的外地青年扎根济宁、奉献济宁的生动故事,展现他们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青年努力拼搏、奋勇争先,为我市实现“跨入全省发展第一方阵,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打造美丽幸福典范城市”的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力量、展现青春担当。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心融 朱晓松 见习 刘巧)对于目前在嘉祥山东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助企攀登的泰安人孟宪石而言,济宁已然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求学、工作、结婚、生子,我的人生大事都发生在这儿了。”

    孟宪石是泰安东平人,今年35岁,大学毕业后,他考取了市人大常委会公务员,工作落实在了济宁,将家安在了济宁。说着一口标准“济普”的孟宪石告诉记者,他已经在济宁待了18年,“济宁以她博大的胸怀毫无保留地容纳了我,很感恩济宁带给我的一切。”

    孟宪石的青春在济宁,成长在济宁,他对济宁充满了深深的热爱和归属感,“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我觉得济宁应该是中国人的精神故乡。我们济宁不光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还有雄厚的工业基础。除了我们熟知的兖矿、山推等传统制造企业,我所在的益大就是中国针状焦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全球针状焦优质品牌。”


    谈到在济宁的发展,孟宪石说,自己特别感谢济宁这片干事创业的沃土,也倍加珍惜组织提供的干事创业、成长锻炼的平台。特别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干部的培养,“工作以来,我已经参加了20余次各类学习培训,这些“加油充电”对我的帮助提升特别大”。去年8月底他又被选派到嘉祥山东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助企攀登。记者了解到,山东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济宁嘉祥,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高品质针状焦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高品质针状焦填补了国内高端针状焦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荣获中国针状焦优秀企业、全球针状焦优质品牌等殊荣。自打来到公司,孟宪石就全身心投入到了益大这个大家庭中。

    “针状焦是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锂电负极、高端特碳产品的优质原料,广泛应用于在电炉炼钢、特碳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孟宪石向记者讲解完又补充道,别看他现在讲得头头是道,刚来的时候,他一介文科生,对新材料制造业是完全陌生的。为了尽快融入企业,孟宪石重拾求学时的“学霸”精神,深入生产一线拜师学艺,关注研究国内外针状焦行业发展动态,很快掌握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生产工艺、主要指标数据等,形成了1万余字的调研报告。他微信收藏夹里,满满的都是行业权威公众号的相关文章。上级领导和外地客商到企业调研,现在基本上都是由他解说,企业的办公室主任都戏称自己“失业”了。


    “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是市委、市政府着眼济宁长远发展作出的战略选择,作为驻企干部参与其中,我深感这是一份光荣、一份信任,更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助企攀登以来,孟宪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来到益大的9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帮助企业解决了16项问题诉求,汇聚合力完成了2个省重大科研专项项目建设,精心谋划年产1万吨特种碳石墨新材料制造加工项目和2个针状焦技改项目,全力全速助推企业上市,申请到位政策资金1756.68万元。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孟宪石笑着说,随着工作的深入,他对企业、对产业、对经济工作的理解认知有了很大提升,令他骄傲的是,“我有两个明显的体会,一个是企业同事不再称呼我‘孟科长’,而是叫我‘孟总’,在我看来这体现了一种‘身份认同’;另一个是以前我需要问他们,哪里需要我的帮助,现在公司同事们主动找我沟通工作的频率越来越高,这种‘价值认同’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如今的孟宪石,已经深入了解了针状焦领域的生产运作与发展,在益大也是如鱼得水,大显身手。作为市直机关的一名青年干部和驻企干部,他坚信,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我将精准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新阶段助企攀登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标准要求,扎扎实实练就服务企业发展的‘金刚钻’,在助企攀登一线勇担青春使命,努力为我市制造强市建设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青春智慧,做敢担当、有情怀、善作为的济宁人!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用奋斗成就梦想,用实干照亮现实。孔孟之乡,未来可期!”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