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2022山东省工作动员大会 >
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丨打造“无证明之省”
2022-02-18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 作者:编辑:李木木
  •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是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一环。

    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建设“无证明之省”,扩大电子证照应用范围,建立全省统一的“企业码”“居民码”,努力实现免证办事、一码通行。

    在济南、青岛、日照、淄博、滨州、枣庄、济宁等“无证明城市”探索的基础上,山东由点及面、结链成网,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建设“无证明之省”,体现了山东打造全国一流高效政务环境的决心和魄力。

    “无证明”不等于“零证明”或不需要证明,而是指群众和企业在省内办理业务需要提供证明、证照时,可通过告知承诺、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网上开具或帮办代办等方式,无需本人本单位再自行开具、出示或提交相关证照、证明材料。

    简单说,“无证明”需“一增一减”:增加政府系统内部数据流通的“麻烦”,减少老百姓和市场主体开具并提供证明的繁琐程序。

    “一增”,必须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数据有效联通。建成“无证明之省”,意味着“电子证明”及相关数据要在各部门间、不同场景中的自由使用和调取。政务服务要想顺利抓取数据,首先要打破部门间的壁垒。2020年以来,全省大力推进证照数据归集工作,基本实现存量证照数据“应归尽归”。

    “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过渡,需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做到一盘棋管理,建立全省统一的“企业码”“居民码”,全面推进证照证明电子化,推动实现电子证照证明跨层级、跨区域互通互认。

    “一减”,必须找准老百姓和市场主体办事痛点堵点难点,既要省去老百姓提供证明的过程,还需要减去那些不需要的证明。同一型号的高铁虽然时速一样,但停靠站多的车次行驶的时间便会更长。如果将政务服务视作一条线段,流程的每一步就是一个节点,云计算提升的仅是节点间流通的速度,但如果节点不缩减,总体速度难以有质的提升。

    制约提速的不必要“节点”有哪些?哪些证明材料存在名目繁多、反复提交等情况?对此,群众和市场主体感受最深刻、最有发言权。

    一些网民注意到,今年1月我省通过媒体发布一份问卷调查,向全社会“征集”经常提交、重复提交的证明材料,以便对症下药,让难点变易、让堵点打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从“无证明城市”到“无证明之省”,这绝不是简单的从市级层面到省级层面,而是全省各市、各部门、各单位、各系统的流程再造。从根本上说,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结合建设“无证明之省”,创新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承诺即入”极速审批新模式,政府服务优化将为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增添便利。

    营商环境建设“优”无止境。山东提出,今年要在全国第一方阵中持续争先进位。建设“无证明之省”,将为实现这一年度目标增添重要砝码。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