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8日讯创新引领走在前,聚力实现新突破。2月7日,山东省召开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隆重表彰对山东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72名优秀企业家。其中,山东五征集团总经理姜文娟被表彰为山东省优秀企业家。
坚持创新驱动实现企业突破转型
五征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61年的县级拖拉机站,1984年生产农用车,2000年改制,2005年底进入汽车产业。主导产品有三轮汽车、载货汽车、客车、皮卡车、农业机械、电动车、汽车配件等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现已形成农用车、汽车、农业装备、环卫装备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五征集团生产的农用车3x迈昂)
姜文娟认为,企业突破转型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人才。五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建成了知名专家、博士领军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过千人研发团队,有“泰山学者”专家7名,博士7名,研究生270名,本科生1600多名;建立了科学的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流程,自主研发能力全面升级。
人才的引入为五征带来了新的活力,近三年,五征集团先后承担了40余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取得了680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模具制造、车身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等核心制造工艺以及车架、后桥、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制造陆续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制造。目前五征集团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CNAS认可试验检测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山东省院士工作站等。
创新不仅是科技、人才的创新,如何让科技与人才发挥更大价值,在于先进的创新的管理模式和体系。五征集团全面学习推行日本丰田精益管理模式,实施拉动式准时化生产。应用6σ管理技术,追求“零缺陷”,全面推行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现代化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与德勤、罗兰贝格等管理咨询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导入先进的理论、方法与工具,持续建立健全现代化管理体系。
着眼世界期待“弯道超车”
虽然五征集团走在国内同行前列,但是在采访中,姜文娟坦言,在农业机械化程度上跟国外仍存在差距,“首先我们要客观一点,就是不要讲说我们怎么去超越他们,我们能跟他们的水平更接近,我觉得是短期来讲比较现实。”
姜文娟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与德国公司合作开发的动力换挡大拖拉机,在多个德国专业工厂走访调研后,姜文娟发现,在换挡技术上,德国已经开始使用cvt(无级别变速器),这种技术对于零件和制造工艺的要求更高。“所有的工作都得是按体系有标准的有目标的,每年就是进步,每年上一个台阶,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你要相信你有差距,然后你填补差距的每一步,你真的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随着调研的深入,姜文娟意识到,造成差距的不仅在技术上,更多是的在对于技术的应用和理解上。“首先对这种技术带给人的体验到底是什么样的,这种理解就有差距。所以我们在在这个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对工艺的这种理解,它就很难达到国际的水平。”
意识到了差距,姜文娟着手追赶创新。首先提升对于设备精度的要求,高精度零件的稳定产出是确保技术落地实施的基石。其次,加强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不断学习业内先进技术。
在追赶的过程中,姜文娟也意识到了国内技术在业内的长处——新能源。此前,农用车动力多为柴油,既不利于节能减排,又增加使用成本。近年来,依托新旧动能转换,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新能源动力能否应用到农用车上呢?研发团队从混动和纯电动两个方向展开了动力试验,并制作了许多样机。“像过去我们传统就是燃油的卡车,像现在我们利用新能源的技术,无论是在纯电动的卡车,还是我们城市的卡车,以及我们混合动力的卡车,这方面就是我们发现不同的场景都可以给客户提供不同的价值,根据客户的使用的情况,我们可以给他提供更合适的新能源的技术,来去帮助客户节能减排实现更大的收益。我们也希望在5年开始走向世界,更多的世界客户,在新通过新能源的技术,我们让这些设备的效能更高,然后更加绿色环保。”
击碎环卫痛点建设数字化环卫城市
创新是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更是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提速器”。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就难以赢得竞争新优势。在五征集团的发展中,将科技领入传统行业,通过车联网的深度的应用,结合环卫管理的拓展,实现了环卫运营全方面的线上智能化、数字化管理。
早年间,环卫作业场景痛点显著,存在过程监控难,结果量化难,人、车、物合理调配难等等问题。针对痛点,五征集团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信息技术,打造了国内先进的智慧环卫平台,对环卫管理所涉及到的人、车、物、事进行全过程实时管理,提升了环卫作业质量,降低了环卫运营成本。
(五征多功能抑尘车作业)
“其实做环卫设备我们不是最先开始的,我们也是这10年的时间才发展起来,通过智能化,互联化,核心能源化加速了我们对整个环卫装备加环卫运营的一个产业链的发展”。“十年磨一剑”,五征集团通过智能互联的技术,搭建数字化平台,将环卫痛点击碎。姜文娟表示,击碎痛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大价值,“这样我们给客户不仅仅是提供环卫的装备,而且我们可以给他提供一整套的一个方案。我可以给你做环卫运营,我可以给你做数字化环卫的城市,这样的一些解决方案,来去帮助客户实现更大的价值。”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为了优化人力管理,五征搭建保洁人员作业监管系统,既能对人员作业进行监管,也能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在环卫车方面,搭建道路作业车辆监管系统,对环卫车辆的作业行为进行监管,标准化的运营流程提高车辆的作业效率;对于环卫作业涉及到的器械,五征则搭建了环卫设施监管系统,能够对垃圾桶、中转站和厕所等进行全面监管,设施状态一目了然;通过建设运维调度管理系统,能够对于突发的环卫事件进行调度,直观并且高效。
五征环境在引入智慧环卫平台后,实现了对道路清扫和垃圾清运的新型监管,能够实时查看作业状态、作业进度。能够实现远程定位、远程数据采集、远程控制、远程故障诊断管理功能,移动应用、中央监控中心多级调度指挥、地图与报表多种方式自动化监管与考核等,真正实现环卫管理可视化、移动化、自动化、智能化。
工业互联网击碎生产消费壁垒
逐年深化工业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是五征集团的发展目标之一。早年间,购车人与生产方双方沟通不畅,工厂对于客户需求难以把握,如何将客户资源数字化,精准打通需求壁垒,成了五征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姜文娟选择用工业物联网解决问题。“每个客户买的产品之后,他都要关联我们的客户APP,然后通过客户APP,他可以看到自己的设备的运行的情况,他可以反馈很多情况,我们也通过建立客户的社群去跟客户去做更多的互动。”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不仅在客户端,在生产端,五征集团搭建数字化平台,以平台型解决方案引领物流、环卫、农业生产服务行业发展,实现从传统的产品制造企业向提供平台型解决方案企业的转型,聚焦细分市场实现产品引领,孵化平台型业务并进入领域第一梯队。
“所有的工作都得是按体系有标准的有目标的,每年就是进步,每年上一个台阶,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你要相信你有差距,然后你填补差距的每一步,你真的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五征环境智慧环卫管理中心)
在变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仅是五征集团,山东各家企业都走在探索创新的路上。在山东省2021年组织实施的150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中,企业牵头承担的有73项;299项省级科技奖励中,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121项。以企业为载体,以创新为抓手,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走在前,聚力实现新突破,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闪电新闻记者 郎坤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