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沿着大运河看山东 >
沿着大运河看山东|峄州港:从小码头到大港口,化零为整成就古运河上的“新明珠”
2021-11-24 来源:齐鲁网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编者按: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展现新时代大运河新风貌,11月23日—25日,由山东省委网信办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承办,省内各市各网站、新媒体客户端协办的“沿着大运河看山东”网络主题活动举行。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4日讯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位于京杭大运河的北畔,被古运河贯穿东西。其境内的峄州港是枣庄段最大的港口,也是山东省内停靠等级最高的内河港口。近年来,古邵镇借水发力,古运河上的“明珠”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石”来运转 创山东省内河港口生产纪录

    站在港口的航道边,随时可以见到装船的景象。沿着1800米的地下廊道,一车又一车的石子填饱了货船的肚子。山东峄州港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刚告诉记者,从2017年开航至今,峄州港累计吞吐量达到2000多吨,其中90%左右是建材。

    山东建材产业规模全国第一,枣庄更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依托运河优势,一批批的石料从这里到达江苏、安徽等地区,刘刚表示,同样的货物在水路运输的成本仅占陆运的七分之一,因此船运是这类高密度货物首选的运输方式。2017年,峄州港陆续创下单日产量3.67万吨、月产量85.3万吨的山东省内河港口生产记录。

    化零为整 峄州港的前世经历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就把目光瞄向了港航业,先后建起了20多座码头作业区,但规模较小。到2011年,运河港口长度由原来的不足1公里延长到5公里,码头数量由原来的20多个增加到60多个,港口年吞吐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2013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111万吨,占枣庄四大运河港口吞吐总量的52%。

    数字虽然喜人,但弊端却也逐渐显现——港口数目繁多,规模相对较小,且分布不合理,货运流程十分繁杂,难以满足现在的货运需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长期谋划和实施,2015年峄州港的建设项目被列为山东省重点项目,并于2015年3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同时,以前分布在运河主航道上小港口被关停,新建的峄州港被转到内河上。2017年2月27日,项目一期峄州港开港试运营。

    提档升级 正在筹划建设港航产业园

    截至目前,峄州港已拥有2000吨级生产性泊位6个,仓储货场设施12万平方米,16吨固定吊机3台、1200t/h弧形装船机2台、栈桥装船机1台、全封闭坡道装船机1台、皮带机地下廊道1200米、铲车及各种流动装卸机械数台。还配建有候工楼、宿舍楼、超市、浴室、加油加气站、垃圾回收等服务配套设施,配备PLC(可编程控制区)控制系统和码头运行系统、降尘喷淋系统。

    着眼于大物流的思路,峄州港的经营范围也在扩大,石子、黄沙、矿砂、煤炭、焦炭、水泥、粮食等传统装卸货物品种的同时,不断拓展货源品种,增加钢材、木材、玻璃等高附加值、高港务费的品种。

    下一步,峄州港将致力于建成集生态港口、物流配送、仓储商贸、加工制造、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港航产业园,推动周边港航物流、临港加工、运河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闪电新闻记者 李静怡 刘晨 李永文 报道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