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嘉祥县创建了“习语润儒乡·嘉言祥语”理论宣讲品牌,通过强主题、建队伍、优内容等方法途径,不断探索县级理论宣讲模式,提升理论宣讲实效,用“嘉言祥语”唱响时代声音,让理论宣讲工作“有声有色有气势”。
一、精准把脉中心,让宣讲有“高度”
统筹安排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系统学习,办好用好“曾子讲堂”“祥城大讲堂”,通过宣讲凝心铸魂,确保做到“四个讲清楚”。
二、着力培育队伍,让宣讲有“力度”
建好“个十百”硬核宣讲队伍,实现县镇村三级宣讲队伍全面覆盖,做好分众化宣讲,形成领导干部讲政策、优秀骨干讲理论、典型人物讲事迹经验、基层群众讲体会感言,以讲带学、上下互动的宣讲格局。一是组建1个县级核心宣讲团。发挥头雁效应,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示范带动作用,将县级领导、县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镇(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纳入理论宣讲队伍。二是组建3个骨干宣讲团。通过开展“中国梦”“我和学习强国的故事”等系列宣讲比赛,以赛选优,培养一批优秀宣讲员,组建了3个骨干宣讲团。三是组建基层百人宣讲团。下发成立百人宣讲团通知,分系统分领域组建领导干部宣讲团、基层党组织书记宣讲团、专家学者宣讲团、先进模范宣讲团、青年宣讲团、党史学习宣讲团、美德健康生活宣讲团、志愿服务宣讲团等8支百人宣讲团;吸纳驻村工作队成员、“第一书记”、先进模范、基层党组织书记、“五老人员”、实用技术人才等群众身边的“草根名嘴”、先进典型基层百姓,组建了百人的基层群众宣讲团。
三、扎实筑牢阵地,让宣讲有“宽度”
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传统阵地与媒体网络相融合,统筹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和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立体宣讲格局。一是守牢“六进”传统阵地。召开“习语润儒乡·嘉言祥语”理论宣讲品牌推进会,印发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各单位部门立足实际,分领域分系统开展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宣讲。二是用好“两中心一平台”阵地。将“学习强国”平台学习与宣讲工作相结合,在各镇街建立一支“学习强国”宣讲员队伍,宣讲员利用“强国视频会议”开展“屏对屏”线上宣讲;依托武氏祠、党校、大学书院等理论宣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志愿服务宣讲;通过智慧嘉祥APP、嘉祥发布、文明嘉祥等微信公众号、视频公众号,全力打造“习语润儒乡·嘉言祥语”“理论云课堂”。三是打造特色宣讲阵地。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利用小区广场、公园绿地、商圈市场、田间地头等,打造马扎宣讲、凉亭宣讲、广场宣讲、树荫宣讲等特色阵地,让宣讲灵活起来、生动起来。
四、着眼群众需求,让宣讲有“深度”
坚持群众在哪里,宣讲就跟进到哪里,把服务群众放在重重之重。一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按需配送宣讲内容。结合“民意‘5’来听”,组织党员干部每月至少到群众家中进行一次调研,提高宣讲实效性。如:卧龙山街道“‘卧’开讲啦”志愿服务队,依托微信公众号开设“云”宣讲专栏,每月到村、社区开展宣讲,以宣讲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二是用好“群众语言”,讲出乡音乡情。嘉祥县创新打造了“果冻拉呱”村村响宣讲品牌,把党的好政策用本地方言录制成音频,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截至目前,“果冻拉呱”已在全县340多个村(社区)进行播放,在防疫一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活化形式,以喜闻乐见的方式送讲上门。依托“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广场舞大赛”“农民运动会”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将党理论政策融入歌曲、快板、琴书等各种文艺表演中,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