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张静涵)4月28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2022年第一季度金融运行情况。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加强市县联动和部门协同,坚持“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工作标准,优服务、强保障、防风险,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坚持按月召开政金企合作对接会议,一季度针对高成长性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制造业企业,分专场开展对接活动,推介重点企业项目107个、融资需求91.76亿元。先后组织26家银行机构与19家基金机构、11家银行机构与11家供应链核心企业分别签约,不断畅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渠道。
强化金融助企攀登。全面落实攀登企业主办银行制度,为全市863家攀登企业逐一明确主办银行,“一对一”提供精准化金融服务,推动融资诉求解决。截至3月底,全市银行机构为攀登企业新发放贷款64.64亿元,贷款余额达到267.51亿元,同比增加47.51亿元,同比增长21.59%。
突出信贷支持重点。启动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竞赛活动,通过“月月大比拼、季季大比武”,鼓励银行机构持续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截至3月底,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647.96亿元,比年初增加81.37亿元,增长14.36%、高于全市平均6.23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29.02亿元,比年初增加177.93亿元,增长10.16%、高于全市平均2.03个百分点。
全力推进企业上市。建立县市区领导联系上市后备企业制度,多措并举推动工作落实。一季度,1家企业进入证监会注册审核阶段,3家企业提交首发上市申请工作进展顺利。深挖上市后备资源,新增18家企业申请纳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新增52家市级上市后备企业、总数达到152家;新增1家企业进入全国今年首批新三板创新层;新增齐鲁股交挂牌企业6家、居全省第1位。
防控各类金融风险。压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深入开展金融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风险点源台账,积极处置不良贷款,推进重点企业风险化解。有效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制定出台《济宁市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形成群治群防工作合力。